紫砂壶人物名门之后黄帆,国大师鲍志强外

一技世家相续,一脉紫砂相承。受母亲的影响,这位紫砂匠人自小便对陶土有着天生的钟情,饱受壶艺熏陶,紫砂情愫早已渗入骨髓。大学毕业后,正式跟随母亲学习传统紫砂全手工制壶技法,开始了一段属于其自己的紫砂。

黄帆

助理工艺美术师

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外甥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鲍雯君之子

壶艺传承

年生于宜兴丁蜀,他勤奋,悟性高,潜心学艺,传承了家族精湛独到的技艺手法,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并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有个性的艺术的风格,是新生代青年艺术家中的中流砥柱,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其作品贯彻”形,神,气,态”四要素,气韵贯通,简单大方,深受海内外紫砂爱者的喜爱和收藏。

黄帆出生在被紫砂荣誉光环围绕的家族,他的母亲是研高鲍雯君老师。黄帆母亲的师傅是紫砂国大师顾绍培,师公是紫砂一厂的中流砥柱,担任过紫砂一厂总工艺师、研究所副所长、研发制作了技术难度极大的一米以上的紫砂壶、紫砂花瓶等震惊紫砂界,他的技法与才能影响了宜兴本地一代的做壶匠人。

而黄帆的舅舅也是紫砂大师鲍志强,鲍志强是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紫砂老字号“方圆紫砂”总工程师、江苏省宜兴紫砂一厂总工程师,各种万千荣耀集于一身。家族身份从小就给了黄帆不少的荣誉,却也给了他不敢懈怠的态度。

继承紫砂壶的传统审美、传统设计,是黄帆母亲一直秉承的,将古人的泥、型、工、款都学会,再去做创新的作品。就拿一把传统器型来说,黄帆母亲教过他,师公教过他、舅舅也教过他,他一直不理解一个普遍的壶型,为何要教那么多遍,直到数年后才了解长辈的用心,做好一把壶的而基础不是创新,而是对每一个动作的规范,每一处细节的打磨。

黄帆遵循老紫砂厂的制作手法,更注重历史的延续。现在紫砂创新流派的壶型众多,融入了许多现代、海外的设计,即便壶型是最常见的经典壶型,但却延续着顾景舟、顾绍培、鲍志强三代大师的设计、做壶之路,符合着传统中式紫砂的审美。

谈及父母一步一个脚印创造的光环,他看得似乎要比外人平淡许多。不可否认的,这样的平台给他提供了好的机会,抛开光环,然而伴以机会及机遇的,还有巨大的挑战。好的平台,正确的向导,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技艺上也得到了纯正的指导,但随之而来的是他对自己更为苛刻的要求。

在学习紫砂最基本的入门工艺打泥条时,黄帆必须几百根泥条匀称的拍打在自己的工作台上,没日没夜的磨性子,一丝不苟的做壶,大概持续了三年多,黄帆掌握的手法越来越娴熟,感觉学壶、做壶的速度也逐渐赶超了身边的师兄、师妹。那时黄帆才举得一切的苦都是那么的有滋有味。

对于未来的规划,黄帆比同龄人考虑得更为长远,坚守传统理念,传承传统工艺,发扬传统文化。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更多的爱壶懂壶的人引导正确的理念和方向,将紫砂文化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zx/13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