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紫砂名家作品鉴赏之清代紫砂名家第四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59.html

清代是紫砂进一步繁荣的时期。陶业中开始出现手工工场,经营扩大,品种增多,分工细密,人员增多,技艺提高。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选料、配色、造型、烧制、题材、纹饰以及工具等各方面,都比明代精进。尤其在清中期以后,形制、诗词、书画、金石、雕塑融为一体,文化气息更浓郁,地方特色更强烈,价值愈高,声名更大。

邵二泉

邵二泉,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不详。

邵二泉,擅长制壶,并工刻壶铭。尝与吴月亭(竹溪)、邵景南和邵友兰等合作,由月亭、景南和友兰制壶,二泉铭刻。而景南所制茗壶,大多为二泉所刻。

邵大享

邵大亨,约生于道光十二年(),清代道光间宜兴壶艺名手,江苏宜兴上岸(上袁)里人。

邵大亨,年少就有大名,秉性刚烈,情趣闲逸,艺技超群,作品浑厚、精到、大度,为宜兴砂艺一代巨匠。大亨壮年便死于乱世,传世作品无几,在清代时,大亨制壶,已被嗜茶者视为珍宝,“一壶干金,几不可得”。《邵氏宗谱》有高熙作《茗壶说·赠邵大亨君》文谓:“君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乡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焉。嘴注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缺,气眼外小内锥,如喇叭形,故无窒塞不通之弊。”顾景舟高度推崇大亨,认为嘉道以后年中,无有能超越者乃为文曰:“邵大亨,约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他精彩绝伦的传器,理趣、美感盎然,从艺者观之赏之,如醍醐灌顶,沁人心目;藏玩者得之爱之,珍于拱璧,不忍释手。…他一改清代宫廷化繁缛靡弱之态,重新强化了砂艺质朴典雅的大度气质;既讲究形式上的完整,功能上的适用,又表现出技巧的深到,成为陈鸣远之后的一代宗匠。笔者(顾景舟)自习艺开始,以之为毕生孜孜于斯道技艺的楷模,揣摩端倪,悟其真谛,遂得以奠定基础物鲁卷他在创作上注意把握灵感,正如高熙所说:‘或游览竞日,或静卧逾时,意有所得,便欣然成一器。否则终日无所作,或强为之,不能也。’”民间传说大亨是个麻子,但他品格高贵,秉性刚烈。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壶),购选泥色招人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享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

▲龙首束竹八卦壶

高8.5厘米

大亨

南京博物院

邵友兰

邵友兰,清代嘉靖、道光、咸丰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不详

传道光年间,邵友兰尝为清代宫廷制作贡品。顾景舟有评曰:“与邵大亨同时的邵友兰,年龄稍轻,亦生于乾隆晩期,殁于同治初年享寿颇高。……他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还有带边方章‘友兰秘制?,小印楷书‘友兰’二字,铭刻一般署‘二泉’(即史传所载之邵二泉)所作。故宫博物院及爱壶家均有藏器。但在技艺上,他比大亨,则要逊色多了。

▲紫砂壶

友兰

台北私人收藏

蒋德林

蒋德林,字万泉,清代嘉庆、同治年间宜兴制壶高手,江苏宜兴蜀山人,生卒年不详。

蒋德林所制砂壶,色泽光润,形制素雅,名闻一时。清光绪八年()《宜兴荆溪县新志》:德林“工搏埴业,无所师承,而艺极精。凡茗壶、花盆、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色色工致,为一时之冠。德林既以名陶称绝,不作奇器,士林重之。”德林尝和陈曼生合作制壶。上海博物馆藏年上海金山县清代王坫山墓出土的“紫砂竹节壶”一具,壶身镌“单吴生作羊豆用享曼生。”字款,盖内钤“万泉”篆体方印。据墓志载,该墓葬于嘉庆八年()。此壶尚存有若干疑义,有人质疑其征集过程,有人质疑“万泉”或前后为两人,另台北黄振辉从铭文意涵与曼生尺牍事略中,考出此壶为陈曼生为诂经精舍生时所订制。

▲秦权壶

高11.2厘米,口径9.1厘米

万泉

南京博物院

注: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尝得古铜器“尊”又号“意斋”。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历官广东、湖南巡抚。书画、篆刻皆精,喜收藏,精鉴别。大澂好壶艺,曾请宜兴紫砂名师玉麟、赵松亭(东溪)、吴月亭等造壶。大澂制壶不多,颇精。多以“意斋”篆文方印为识。

何心舟

何心舟,字石林,清代道光宜兴紫砂高手,生卒年无考。

善制茗壶、文房器皿,亦擅刻陶,技艺全面。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何心舟三足直壁扁圆壶”一具,壶肩镌钟鼎文铭,壶身仿刻金冬心漆书“饮之长寿”,款署“吉金书”,钤“吉金”篆文方印,盖钤“心舟”方章,底钤“石林何氏”方印,皆篆文。另有“何心舟刻铭水冼”两件。

▲仙瓢壶

高5.5厘米,宽11.5厘米

心舟

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

冯彩霞

冯彩霞,女,清代道光宜兴制壶高手。一说为咸丰、光绪年间人,生卒年不详。

《阳羡砂壶图考·别传》:“彩霞,道光时人,或云姓冯,宜兴名匠。南海(今广州)伍氏制万松园壶,延之至粵。书法欧阳询,所镌款字,精谨有致,亦间用草书。所制壶有衔制、捏制之别,捏制壶则指纹腠理隐现,尤为夺目。盖以方印为识,有‘彩霞监制’四字阳文篆书。”《(江苏)陶瓷工业志·特种工艺陶瓷·陶艺名人选录》:“冯彩霞,清咸丰、光绪年间人。继杨凤年后又一位杰出的陶艺女名家。善制功夫壶,大如拳头,小如鸡蛋。其书法顿有欧阳询之韵,所镌款字,精巧有致。后受聘赴广东万松园内听涛楼制壶,所制‘万松园壶听涛山馆壶’,均是代表作。”

吴月亭

吴月亭,字竹溪,清代道光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不详。

为杨彭年后辈,善制壶,工雕刻。尝与邵泉合作,由月亭制壶,二泉镌铭。亦当与吴大澂合作。月亭制器,常钤“竹溪”、“竹溪吴月亭制”印章。有的为月亭自刻,署“竹溪刻”三字。

▲三足壶

高14厘米

吴月亭、“愙斋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邵景南

邵景南,号留佩主人,清代道光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不详。

制壶深得古法,善于仿效明代茗壶形制,风格工整浑朴,书法肖赵松雪,壶底常钤“景南”楷书章。尝与邵二泉合作,由景南制壶,二泉刻铭。

潘志茂

潘志茂,清代道光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不详,尝与邵二泉等合作制壶。

扬州文物商店藏有“泥绘钟式壶”一具,胎泥紫红,以白泥作绘料,于壶腹绘写意山水幅,笔画粗放,有亭、树、山石。钟形壶身,造型敦实。壶底钤“志茂秘制”四字篆体方章,印边饰有回纹框。《阳羡砂壶图考》也载披云楼藏“白泥大壶”一持,腹锓铭:“客至何妨煮茗候,诗清只为饮茶多。”款署“二泉”,盖内钤“志茂”小章,底有“阳羡潘志茂制”印,皆篆书。

瞿子冶

瞿子冶,一字陛春,号月壶、瞿甫、老冶、冶父,自号壶公。清嘉靖、道光人,卒于道光二十九年(),名应绍。

上海名士,道光间贡生,官玉环同知。工诗词书画,又擅金石,精鉴赏。嗜壶艺,与紫砂名工杨彭年等合作,常自制铭刻于壶上,题壶多行书,间作楷书;刻画多竹子。并请邓符生至宜兴,监造砂壶,精美者子冶自制铭,或绘梅竹锓于壶上,世称“瞿壶”。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卷上:“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更喜以宜兴所制之紫砂荼壶,绘竹其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银三、四两。逮瞿物故之后,厥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石瓢壶

高5.5厘米,宽11.5厘米

子冶

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zx/13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