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爬格子到敲键盘
最近,被推荐参评无锡市第四届“十大书香家庭”,在申报资料时需统计读书、写作成果,我便在书橱中找出了《宜兴报通讯》年第一期,上面有年度通讯报道工作的“光荣榜”。在42名优秀通讯员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同时,我还找出了年度宜兴报社优秀通讯员证书等。看着这些证书,勾起了我从爬格子到敲键盘为《宜兴日报》写稿的回忆。我从小热爱写作,高中时写的《一篮蚕豆》,还被作为优秀习作报送到当时的镇江地区教育局。年高中毕业后,我回乡参加劳动,每到农忙季节公社里要编印简报,我就会被抽去帮忙采写稿子,在与老百姓的接触中,不仅丰富了群众语言,还提高了写作能力。那时,《宜兴报》还没复刊,写了稿子只能发给县广播站。年南京开挖秦淮新河时,乡里把我抽去专门编简报。开河工程结束后,正好大学入学通知书也来了,便静心入学深造。年3月,《宜兴报》复刊,年底我大学毕业,回乡到万石中学任教,尽管工作繁忙,但不想放下写作的爱好,就以“稼穑”为署名,开始为《宜兴报》写稿。那时,每天晚上批改完作业后,我就在灯下爬格子,先写好初稿再修改,然后工整誊好,改日中午到乡里请领导审稿盖章后,再寄到报社。虽辛苦,心里却乐陶陶,并就此与《宜兴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时做有心人,才能写出稿子。记得我曾采写一篇题为《老翁遭难遇救星》的稿子,记述的是一位老翁在万石镇区周边的一条马路上行走,失足跌到了路边的深沟,被豆腐店的钱氏夫妻发现救上来后,不仅为老翁换了衣裳,还让他住了几天再送他回家的事迹。当时,这件事我是听同事在办公室讲的,放学后就及时去采访了解,并在吃晚饭时写好稿子,连夜寄出及时见了报。在我留存的剪报中,有一篇题为《为了一封海外来信》的稿子,新闻线索则是从村上的邮递员那得来的。针对一些社会现象,我还撰写一些针砭时弊的评论,就脱贫致富这一话题,在《宜兴报》上发了《教给“点金术”更为重要》《63的启示》等稿子,就市场管理这一话题,写了《经商应以信誉为重》《经商者需“精”商》《“王婆卖瓜”应按质论价》等稿子。可惜的,几经搬家,一些剪报已找不着了,只有几张征文获奖证书,记载着我撰稿的历程。其中,年写的稿子《万石乡开创血防水利结合新路子》,在无锡市首届血吸虫病防治好新闻评选中获三等奖,《“风豆”腐干香四方》稿子在《宜兴日报》刊发后,年7月还被《宜兴日报》、宜兴工商局、宜兴市个私协会评为“光彩杯”发展个私经济征文三等奖。现在写文稿,不再爬格子而是敲键盘了,修改方便,稿子也不再要邮寄。在小年轻的指点下,年6月,我在宜兴网上以“万石稼穑”注册了网名,为宜兴网·阳羡论坛积极撰写帖文。短短三个月时间,我就在“天天杂谈”板块上传了80多个主题帖文,其中《懂得三善,让最后一晃更绵长》《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和《食品安全无小事》《创业之路在脚下》等18篇稿子,还被《宜兴日报》网事版选用刊登。为了提高通讯员的水平,报社举办了多次培训班。在一次培训中,有人跟我开玩笑,问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听课?”我说,活到老要学到老。我们这些老通讯员,从心底感谢《宜兴日报》为我们创造的每次充电机会,这些培训至今令我受益匪浅。(卢俭幸)白点风昆明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江阴人,你的学区房白买了听听市教育局权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xw/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