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我追逐自然的本能,热烈地爱你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写: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

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诗歌,

被称之为“模仿自然”;

炎炎夏日,适合渴望、适合热烈、

适合自然地肆意生长。

这个夏天,新“书”情方式,爱情难求,情“书”唾手可得。我们想邀请你一起在书中阅读那些最古老的、最纯粹的、最曲折的爱情故事,在生活中阅读你的恋人,在这个世界阅读一个最自然的你自己。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4

内容简介

故事记录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哥伦比亚,疯狂的爱情如霍乱一般横行。意外死亡的乌尔比诺医生的葬礼上,他的妻子在无比悲伤中迎来了一位出乎意料的客人:她曾经的恋人弗洛伦蒂诺。他出现并告诉她,历经半个多世纪,他还在等她。一切都始于多年前偶然的一瞥,年轻的接线员弗洛伦蒂诺对费尔米娜一见钟情,二人私定终身,却遭到费尔米娜父亲的反对,感受到恋情虚无的费尔米娜离开了他。五十多年后,他终于有机会再次宣布他不变的爱情……

推荐理由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马尔克斯曾说:“这一部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年《百年孤独》问世,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加西亚·马尔克斯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文坛标杆,“无争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文摘录

1.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

2.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睡觉的时候也不用为了逃避可耻的爱情程式而装睡,自己终于成了整张床的主人,它的全部都归自己独享。

《挪威的森林》

作者:[日]村上春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3

内容简介

故事讲述主角渡边纠缠在情绪不稳定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苦闷彷徨,最终展开了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旅程。彻头彻尾的现实笔法,描绘了逝去的青春风景,小说中弥散着特有的感伤和孤独气氛。自年在日本问世后,该小说在年轻人中引起共鸣,风靡不息。

推荐理由

村上春树不朽的青春文学之作,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那句讲出了许多人心声的“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便是出自此书。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日本当代作家,京都府人,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拉夫卡》《天黑以后》等。作品真实反映当代日本都市人群的生活、心理,风格洗练,富于想象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批评精神,在世界各地影响广泛,因其笔下人物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都市青年群体有着共通之处,故尤其能够得到青年阅读层的喜爱和共鸣。

原文摘录

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我总是一边盯着飘浮在这静谧的空间里闪闪发光的光粒子,一边努力试着探索自己。我究竟在追求些什么?而人们究竟希望我给他们什么?但我始终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答案。我对着飘浮在空中的光粒子伸出手去,却什么也碰不到。

3.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好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吗?”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纵情夏日》

作者:[美]芭芭拉·金索沃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年:-9

内容简介

故事始于一场持续了两年的追踪。不过,被追踪的对象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犯,而是一只神秘的动物——郊狼。这种动物已在附近的山林消失了很多年,如今又有了重新活动的迹象,令野生生物学家迪安娜激动不已。循着一串雨后的爪印,她本以为可以找到狼窝,却没想到遇到了一个人类。是个年轻的男人,背着一把猎枪,笑起来像只柴郡猫。为了研究郊狼,迪安娜已在山林中隐居多年,早已习惯了独居生活。年轻猎人的闯入令她猝不及防,却也心池荡漾。

推荐理由

人类总喜欢为爱情寻找复杂的原因,以便编织浪漫的故事。但金索沃笔下的爱情,在盛夏的潮热中涌动着赤裸的欲望,如同动物般的单纯和直接,反而显得别具魅力。

作者简介

芭芭拉·金索沃,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美国人文领域最高荣誉“国家人文勋章”获得者。生于年,在肯塔基州乡间长大。迄今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其中有5部全美销量超万册。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入选美国高中和大学文学课程。曾获英国橘子文学奖、南非国家图书奖、爱德华·艾比生态小说奖、戴顿文学和平奖等。代表作有《毒木圣经》《豆树青青》《纵情夏日》《罅隙》《迁徙行为》《无所庇护》等。

原文摘录

1.我爱人,我也爱其他许多生命。

2.每一种鲜活的生物都和其他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东西你虽然看不见,却接受着它们对你的馈赠,许多东西你想去支配和掌控,它们却会绕到你背后,咬你一口。世界太大,远比你我想象得要复杂。

《情书》

作者:[日]岩井俊二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年:-6-1

内容简介

故事讲述了在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推荐理由

《情书》是作家岩井俊二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经典电影《情书》原著。两个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两张穿越时空却惊人相似的少女面孔,牵出一段珍藏在岁月深处的初恋。即使经历岁月的洗礼,真挚的感情也不会磨灭,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是永恒的。

作者简介

岩井俊二,导演、作家。年出生于宫城县仙台市,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作为导演,他是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帜,相继推出的《情书》《燕尾蝶》《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以影像清新、叙事独特、画面纯粹、情感细腻获得极大好评,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像引起轰动。作为作家,他以清丽、隽永、残酷和忧伤的文字,书写青春物语,书写成长疼痛,细腻精美到让人无法抗拒。

原文摘录

1.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2.所以真实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带艾伯特回家》

作者:[美]霍默·希卡姆

出版社: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3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充满惊喜的公路冒险小说。一个深爱自己妻子、帅气又老实的男人,一个内心在初恋和现任间摇摆的女人,一只聪明顽皮的鳄鱼,一只傲娇的公鸡,一辆老别克车——公路之旅就这样开始了。他们沿着美国东海岸一路向南,经历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故事。故事根据作者父母的真实经历改编,书中还附有真实照片与后记,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同时也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回味无穷。

推荐理由

能逃离的是生活,无法选择的是命运。所有看似莫名其妙的际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一次因爱出发的疯狂旅程,打动所有还在爱着的人。我们终其一生,只为找到回家的意义。

作者简介

霍默?希卡姆,美国畅销书作家,曾任职于美国国家航天总署,古生物学爱好者,当过矿工、潜水教练、工程师。作品《火箭男孩》斩获美国多个文学大奖,高踞图书畅销榜。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十月的天空》也荣获各类大奖,深受广大读者及观众的喜爱。

原文摘录

1.他们在路上,一点有风景画家笔下金色的阳光,还有游吟诗人口中,皎洁的月亮。

2.故事里有一对年轻夫妇,还有一条非同寻常的短吻鳄,不知道为什么还带了一只公鸡,他们踏上了奔向南方的旅程,用一辈子的时间走完了一条冒险之路。

《蝲蛄吟唱的地方》

作者:[美]迪莉娅·欧文斯

出版社:博集天卷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年:-10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家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从十岁起,她就独自生活在北卡罗来纳州海滨荒凉的湿地中,驾着小船,靠猎捕和收集野物卖给码头的人维生。她只上过一天学,是小镇居民口中的“湿地女孩”,文明社会之外的野姑娘。当镇上最受欢迎的花花公子被发现死在湿地中时,人们立刻将怀疑的目光投向她。作为天生的湿地生物学家,她从土地中汲取生活的教训,从萤火虫不诚实的信号中学习世界真正的运行方式。到了渴望触摸和爱的年纪,受到两个来自小镇的年轻人的吸引,她向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启了心扉……若干年后,她成了当地的传奇,小镇旅游业的名片。这本书讲的并不是一个女孩冲破重重阻碍走向光明的励志故事,荒凉的湿地养育了女孩,也塑造了她,她关于爱情和生活的选择听从的是荒野的召唤,而非文明社会的教导……

推荐理由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终生栖息于一片海滨湿地的野女孩的成长故事,诗意而野性:被家人和社会彻底抛弃是烙在她生命中的不幸,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是她独有的幸运。这意味着她也彻底躲开了文明社会对女性的种种规训。她就像湿地中的一只小兽,有美丽的皮毛,也有凌厉的爪牙。湿地养育了她,也塑造了她。她的初恋始于一根大蓝鹭的“眉毛”,她最忠诚的朋友是银鸥和库珀鹰,她关于爱情、婚姻、性和背叛的看法源自对萤火虫、螳螂、火鸡和蛙的观察。她的生活和生长在世俗文明中的我们的生活迥然不同。这种不同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作者简介

迪莉娅·欧文斯,生于年,生物学家、作家,在非洲从事动物研究多年。创建了赞比亚北卢安瓜保护项目,是美国佐治亚州斯通山脉欧文斯野生动物交流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国际野生动物》杂志编辑。

原文摘录

1.大自然足够无畏,确保那些发出不诚实信号或不停变换交配对象的雄性通常会孤独终老。

2.但在她二十二岁那年,蔡斯和珀尔宣布订婚年多后,她每天都会走上沙路去査看邮箱。太阳晒得人身上要起泡。终于,一天早上,她看到一个很大的马尼拉纸信封,里面的东西滑出来,躺在她手上的是一本新样书——《东海岸贝类》,作者是凯瑟琳?丹妮尔?克拉克。她深吸一口气,没有可以分享这消息的人。

《纸短情长》

作者:马克·吐温/海明威/雪莱/夏洛蒂·勃朗特等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出版年:-5

内容简介

“最美情书系列”之《纸短情长》,精心收录了70余篇马克·吐温、雨果、贝多芬、马克思、卡夫卡、弗洛伊德等各领域世界名家写给爱人的书信篇目,配以过往旧事、泛黄老照片,为你打开一段又一段时光深处那些或热烈奔放,或勇敢执着,或缠绵深沉,或激昂向上的爱情故事,一观爱情在人生中的不同模样。

推荐理由

每一句暖心热烈的情话里,都闪烁着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充斥的不仅仅是醉人的爱情,更是生活的感悟、人生的追求和灵魂的成长。他们在对彼此的爱与付出中,成就了自我,成就了彼此,也成就了那个大师辈出、群芳风流的年代。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情书是爱情最美的寄托。翻阅这些情书,见信如面,我们仿佛也顺着这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之河,看到了爱情最好的存在形式。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雨果、贝多芬、马克思、卡夫卡、弗洛伊德等各领域世界名家。

原文摘录

甚至希望,我们是蝴蝶,只能在夏天活上三天。有你陪伴的三天,也好过庸庸碌碌五十年。

《时光小旅馆》

作者:[美]杰米·福特

出版社:读客文化/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年:-12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雅图,唐人街与日本城交界处,有一座关闭三十六年之久的古旧建筑,狭窄的双扇门上写着“巴拿马旅馆”。四十多年前,这座旅馆曾见证了亨利一生最好的和最坏的时光。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旅馆重新开业,人们意外发现地下室里藏有三十七个日裔家庭的行李。偶然经过旅馆的老亨利发现,行李中竟然有他熟悉的旧物——一把绘有锦鲤的日式纸伞。尘封多时的记忆瞬间被唤醒:碎裂的老唱片、飘落的樱花、残酷的集中营,还有一个忽然离去的女孩。这么多年,他从未真正忘怀那个女孩。四十四年了,她在哪里?她是否也在等着他?

推荐理由

巴拿马旅馆建于年,为西雅图当地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年,受“珍珠港事件”影响,美国政府将大量在美日本人和日裔运送到集中营,且只允许他们携带少量随身行李。于是,西雅图的三十七个日本家庭将无法带走的行李存放在巴拿马旅馆的地下室。这些行李中有数双穿过的木屐、一盒留声机唱片、一张被拆解的台球桌、一只有贴纸的棕色手提箱。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静静等候昔日主人的归来。

作者简介

杰米?福特,美国著名华裔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时光小旅馆》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二战期间一段真实历史,年一经出版,就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逾两年之久,狂揽60多个图书荣誉和奖项,迄今为止已畅销整整10年,世界范围内销量超过万册。目前已被改编成舞台剧,另有改编音乐剧和电影正在筹备中。

原文摘录

1.那个你念念不忘的人,其实也从未忘记过你。

2.“我会等你,等到这一切结束。”

“如果需要很多年呢?”

“我也会等。”

《阅读浪漫小说》

作者:[美]珍妮斯?A.拉德威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年:-7

内容简介

女权主义者、文学批评家和大众文化理论家总是忽视浪漫主义阅读。他们声称,“浪漫情节”会促进女性读者对男人的依赖,以及对流行文化所传达的压制性意识形态的接受。珍妮斯?拉德威挑战了这一说法,认为批评的注意力必须从孤立地考虑文本本身,转移到阅读背后那复杂的社会事件上。

推荐理由

作者从复杂的出版和发行业务到个人读者与文本的接触,多角度深入探讨女性阅读浪漫小说事件肌理,挑战女权主义者、文学评论家以及大众文化理论家对阅读浪漫小说的贬低,认为应该鼓励浪漫主义读者在现实中发声,而不是在想象的孤独中表达。

《阅读浪漫小说》一书因其革新性、突破性的人种志调研方式而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在针对流行艺术的研究领域,本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意义。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不仅破除了流行文化中的消费“神话”,并借此分析了女性读者这一特定群体的审美和消费倾向。

作者简介

珍妮斯?A.拉德威,密歇根州立大学文学博士,杜克大学文学与历史系荣誉教授,曾作为编辑就职于《美国季刊》杂志,并担任过美国研究协会主席。

原文摘录

1.阅读身兼双重角色——“社交的和反社交的”。

2.当浪漫小说构建着它的乌托邦,幻想着一种新的男女关系——男女双方都彼此相亲相爱时,它却未能令人信服地阐明,每个女主人公到底为什么能够以及是如何把一个男人的沉默和残酷转化为温柔和忠诚的。

3.浪漫小说是一种补偿性文学。它为她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被禁止的情感释放渠道,因为她们自己所认同的社会角色让她们几乎无法毫无愧疚、只为一己之欲地去追求个人的快乐。事实上,在所有关于阅读浪漫小说之功用的针对女性评论中,寻觅情感上的满足是最常见的一个主题。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年:-9

内容简介

在这部融合了回忆录与评论集的优秀著作中,詹姆斯·伍德就小说与生活的关联书写了一堂大师课。他论证说,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小说在描述我们的生活形态、从死亡与历史遗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质方面有着独到的能力。在这里,阅读的行为被理解为最神圣和最个人化的行为,书里对几部个别的作品有精彩的讨论——包括契诃夫的短篇故事《吻》、W.G.泽巴尔德的《异乡人》和菲兹杰拉德的《蓝花》。

伍德透露了他本人与书写文字的亲密关系:我们看到一个来自乡间的男孩的成长历程,他在浓厚的基督教背景中长大,童年时代的阅读带给他隐秘的喜悦,他在阅读与亵渎宗教、文学与音乐之间建立起联系。本书最后一部分在放逐与无家可归的语境下讨论小说。《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不是简单的一本由我们公认的最优秀的在世批评家所著的简短、论证严密的书——它还是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个人叙述,反思并体现了读者与作者(还有批评家)之间富有成效的共谋,并邀请我们重新思考对我们阅读与创作小说而言至关重要的一切事物。

推荐理由

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作者简介

詹姆斯?伍德,英国批评家、散文家、小说家,曾任《卫报》首席文学批评家、《新共和》资深编辑,现为《纽约客》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文学教授,著有《断脉》《忤逆上帝之书》《不负责任的自我》《小说机杼》《私货》《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原文摘录

1.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2.在平日生活里,我们不会长时间盯着某样东西、自然界或是人们看,但是作家们会。这就是文学与彩绘、素描、摄影的相同之处。你可以像约翰?伯格那样,说普通老百姓只是看见,而艺术家则是观察。在一篇有关绘画的文章中,伯格写道:“绘画就是观察,审视经历的结构。一幅画了树的绘画展现的不是一棵树,而是被观察的一棵树。如果看到一棵树就几乎里可能给人留下印象,那么审视一棵树(一棵被观察的树)不仅需要好几分钟或是好几个小时,而不是短短的瞬间,它还会牵涉到许多以前的观看体验,受到它们的影响并指向他们。”伯格的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就像艺术家尽力—花上好几个小时—来审视那棵树一样,用心欣赏画像或是阅读书上对一棵树的描述的人也学会如何努力审视,学会如何把看转变为观察。第二,伯格在说明一个道理,每一张伟大的描画树的画像与每一张以前的描画树的伟大画像之间都有联系,因为艺术家们从观察这个世界以及观察其他艺术家对世界的描绘中学习。

看完小福推荐的书单,

你也跟小福聊聊最近读到的书吧!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读书心得,记得注明你所读图书的基本信息,包括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和图书的梗概。

如果你喜欢的图书进入小福9月推荐书目,我们将会给你送上一份小礼物!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卡森·麦卡勒斯

期待看到你的分享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整理:福田区图书馆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xw/12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