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雇佣军,竟然在当时起到这么重要
从年到年,江浙地区先后出现了几支雇佣军。即常胜军、常捷军、浙江中英混合军和江苏中法混合军等。其中,常胜军是出现最早也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支雇佣军,该军由美国人华尔组建,在华尔担任统领期间,人数最多时达人,该军参加过保卫上海和肃清上海周围三十英里战斗,年宁波告急,李鸿章先后调该军一千人进入浙江。
华尔战死后,常胜军统领曾几度易人,最后由英人戈登接统,直至年常胜军遣散,在戈登率领下,常胜军在江南地区配合淮军作战,先后参与常熟、太仓、昆山之战、苏州“杀降事件”后,因戈登与李鸿章闹翻,该军曾一度退出战斗,复出后,参加宜兴、溧阳、金坛、华墅和常州破城战。浙江中法混合军,又称常捷军,该军由法国人自行招募并结合当地团练组成,人数最多时有三千人,该军主要在浙江东部一带活动。
浙江中英混合军由英国人组建,该军人数最多时有一千五百人,该军也主要在浙江东部一带作战,曾参加年8月宁波保卫战,奉化之战,和年3月绍兴之战等。关于江苏中法混合军,由于该军人数很少,影响不大,故不多述。
从数量看,雇佣军的人数并不多,与太平军的数十万大军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实际上,这些数量不大的军队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雇佣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内战结果的影响:
雇佣军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对内战结果的影响,它打击了一方,助成了另一方。从理论上说,由于雇佣军是英法助清平叛的工具,因此,这种军队所起的作用就不应低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从而取得了大批新特权,此后,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英法等国逐渐放弃了中立政策,决定“助清平叛”,当然,英法等国的“助清平叛”并不是包办代替,英法采取的方针政策是,在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直接出兵,而在内地则主要通过雇佣军来配合清政府的军事行动,正因如此,英法两国都对雇佣军表现了很高的热情,英国积极支持华尔的常胜军并逐步将其置于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此外还在宁波组建了一支雇佣军。
法国不甘心落后,也积极从事组建雇佣军活动。对于英法来说,雇佣军的优点是,雇佣军既可以用来协助英法和清军防守通商口岸,又可以进入内地作战,利用它英法可以节约军费开支,减少人员伤亡,从而达到助清和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从雇佣军的实际表现来看,雇佣军在镇压叛乱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英法的助清意图。雇佣军在助清平叛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破坏了太平军占领上海,宁波等地的战略意图,在太平军大举进攻这些地区的时候,清政府和英法在这些地方兵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雇佣军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常胜军参加了历次上海保卫战,浙江的常捷军和中英混合军参加了防守宁波的战争,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常胜军在保卫上海方面的重要性,美国学者贾西尔认为:“战略上华尔与戈登所成就者,盖在于使太平军不能侵入上海,如其一得上海则满清必倒,但在清军掌握中则为李鸿章保守税关,使其得以利用关税打击太平军,如果太平军一旦得此海港自由出入,便可由此大量购买长枪火炮弹药及战船,籍以加强其战斗力了,在、两年间,不需要什么便足以扭转胜败的关键,使太平军得占优势,而华尔、戈登的作用就是把持这种关键,使太平军的作战形势不得好转”。
2.在天京失陷前的最后一两年里,江浙地区的洋枪队与当地的清军牵制了大批太平军的兵力,使其在天京危急时刻不能全力回救,从而直接配合了天京上游曾氏兄弟湘军的行动。费正清认为:“中国的戈登之所以重要不仅体现在他身上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雄主义,他对镇压太平军的重大贡献在于他的炮兵与李鸿章的淮军一结合,就把忠王的大批部队牵制在苏州周围,这些部队本来是可以用来大举进攻南京外围的曾国荃的部队的”。这同样说明了雇佣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由于掌握着先进武器,因而雇佣军在战场上常常给太平军造成很大伤亡,有人曾对雇佣军与太平军交战的伤亡情况作过统计,在众多的战役中,双方伤亡对比之悬殊是非常惊人的,太平军固然英勇,但血肉之躯毕竟挡不住洋枪队的炮火,轮船大炮在攻坚战中发挥了强大的威力。李秀成说:“洋鬼炮火厉害,百发百中,攻倒城墙,我官军不能立脚”。正因如此,雇佣军在众多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太仓战役、苏州战役、富阳战役等等。可以说,如果没有戈登的常胜军,淮军不可能那么快地威胁到苏州,如果没有常捷军和浙江中英混合军的帮助,左宗棠的军队与太平军的对峙也许还要持续很久。
因此,我们可以说,雇佣军在中国内战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介入使太平军遭受沉重打击,使风雨飘摇的清政府重新稳定下来,关于雇佣军在“助清平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还可以引用两位当事人的话来佐证,戈登在苏州“杀降事件”后复出时说:“如果我参战,我认为叛乱不致拖延半年之久,如我离去,而英国政府又不再支持清军,那么可能要拖延六年之久”。
呤利则说:“没有雇佣军支持的清军就要在太平军的前进之下象风卷残页般地烟消云散”。当然,“六年之久”的说法未必精确,而“风卷残叶”之说也未必贴切,然而去掉夸张的成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体会到雇佣军的分量。梁启超也曾评价说:“李鸿章平吴大业,固由淮军骁勇坚韧,而其得力于华尔戈登者实多……而左宗棠平浙之功亦得力于法将德克碑、吉格尔之徒甚多,盖本朝绝而复续英法人有大功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tw/1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