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福利机构工作者的抗疫日记澎湃在线
编者按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从7月21日起,江苏省宜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实行全封闭管理。特殊时期,中心工作人员不分昼夜,暖心陪伴在老人孩子身边,用爱撑起防疫“保护伞”。本期编者带大家一起翻开他们在抗击疫情期间写下的日记,细细品味他们用文字记录下的难忘瞬间。
“我此刻的责任就是抗疫”
胡健职务:幸福公寓区域长
年7月30日周五封闭管理的第10天
吃过晚饭,罗婆婆给我打来电话,说自己的药快吃光了,想让老伴明天出去买。我跟婆婆解释:“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暂时实行全封闭管理,您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尽全力帮着解决。明天,医院帮您买了送过来。”可是罗婆婆坚持要自己的老伴外出配药,并为此大动肝火。“婆婆,请您理解下我们,现在封闭在院里的不光是你们,我们所有职工都是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岗位,有些同事的孩子才两三岁。像我家,丈夫在外地工作,8岁的女儿只能跟着80多岁的太姥爷和太姥姥……”说着说着我哽咽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电话那头一阵沉默。许久,罗婆婆开口了:“小胡,你们也不容易,对不住,那就麻烦你家人明天帮我去买药吧。”是啊,眼下谁都不容易,希望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分思念两分担当
钱佳职务:儿童区区域长
年8月8日周日封闭管理的第19天
已经19天了,我们没有回过家。每次视频,5岁的大女儿都会问:“妈妈,你想不想我们呀?”“宝贝,当然想了,来,让妈妈抱抱你。”“这样怎么抱呀?”“你靠近点手机,妈妈就抱到你了。”“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呀,妈妈?”“宝贝,等外面的坏病毒没有了,妈妈就回来了。”“那坏病毒什么时候没有呀?”“快了……”隔着屏幕,看着欢快打闹的两个女儿,十几天的时间恍若隔世,原来这就是思念。但是,这样的情绪只能藏在心里,因为眼前这37个孤弃儿童更需要我这个妈妈。每天,我们戴上口罩、测量体温、全方位消杀,保障老人和儿童日常生活及安全,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及时送老人或儿童就医……疫情面前,我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这个大“家”,一起坚持,一起加油,为我们的服务对象牢牢地筑起了安全屏障。
隔离不隔爱
孟潇逸职务:福利中心主任
年8月8日周日封闭管理的第19天
封闭,没有了上下班的交替,没了周末的感觉,忙碌依然。
13时30分,医院正为在院的名老人和孩子做核酸检测。上午虽然已经分好工,做了安排,通知到位,但检查时还是小状况不断。93岁的施公公,耳聋,轻度失智,就是不张嘴巴;为了防止聚集,已经告知医务人员上门逐个取样,可上了年纪的人记性不好,87岁的黄公公还是拄着拐杖到2楼找医生;救助管理站托管的9个人,没有身份信息,原则上没法检测,医院反复沟通……下午4点,终于一人不漏地做完检测。我楼上楼下跑得一身汗。
16时10分,订的生日蛋糕到了,这是特意为8月过生日的员工定做的。隔离不隔爱,中心的员工们,扔下一家老小,在这里封闭工作,是选择,也是坚守。中心是个有爱的大家庭,而我有幸,能和一群积极向上的人并肩。
既来之则安之
李霞职务:颐养园区域长
年8月8日周日封闭管理的第19天
“老人家属都已联系,都对我们单位的防控举措表示理解与支持”“近期探视家属都已排查,无外出史”“老人们情绪稳定,和家属的视频聊天也很开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ms/1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