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的一家百年米厂生产车间出现拟人化机器
白癜风手术成果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6/5792159.html
上一篇文章: 宜兴百余名陶刻艺人同台竞技角逐无锡市技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工厂不种田,照样要增粮。”宜兴市和桥米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勤荣说。乍一听,不知道究竟。徐勤荣对此做出诠释:“农民辛苦种田收粮,到我们加工环节,不能有损失,而且我们已经通过设备优化实现了出米率显著增加。比如说,我们每天将斤原粮进行加工,生产成品大米斤,这个出米率比过去高了,这就是‘增粮’,这就是有效供给。”
和桥镇一度被誉为“小无锡”,稻米加工是这个水乡小镇的特色产业,与历史上的无锡米市紧密关联。宜兴市和桥米厂有限公司是一家百年米厂,创始于年,最初的商号是“乾錩馀”。经过几轮所有制形式变更,如今的米厂成为一家股份制企业。去年,他们获得江苏省商务厅颁发的“江苏老字号”牌匾,全省粮食加工企业当中,只此一家。
在大米生产车间,拟人化的机器手进行搬运粮食,“机器人”只管干活儿,一声不吭,科技感十足。徐勤荣介绍,工厂从和桥镇老街上完成了搬迁,这个过程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地点迁移,而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质变,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良是这位米厂老板努力的方向。
目前,宜兴市和桥米厂有限公司拥有了年产10万吨级现代化大米生产线,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留米品原始天然的风味提供了设备能力保障。目前,他们生产的“泥蛙”牌宜兴香米行销无锡、上海、杭州等地。其中,无锡天惠超市连锁店就是这家百年米厂的紧密合作伙伴。
对商品大米进行重金属检测,如今已经成为宜兴市和桥米厂有限公司的一个工作内容。总经理徐勤荣表示,作为一家百年米厂,粮食安全责任千钧重,决不能用粗加工来消化无锡的优质原粮。徐勤荣说,武汉粮科院的专家在他们米厂实地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江南晚报记者何小兵/文、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ms/1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