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检察江苏宜兴多领域构建公益损害风

今年以来,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紧紧围绕上级院重点部署、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能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通过创新搭建专项平台、加快数字检察建设等,深化构建多元联动的全域公益损害风险防控体系。先后推动当地8类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改行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一、创新搭建特色平台,优化风险防控效能

推动成立公益损害风险防控和企业合规中心。创设性提出风险防控和企业合规一体化的构想,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成立公益损害防控和企业合规中心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该中心运行综合发挥检察职能和行政监督效能,通过对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助推合规治理等,帮助排查公益损害风险,实现对企业环保、税收、知识产权、商业贿赂等领域违法犯罪的有效防控、标本兼治。

牵头共建食品公益损害风险防控中心快速检测实验室。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建国家认证快速检测实验室,对食品安全涉案样品开通快速检测通道,破解“鉴定慢、鉴定难、鉴定贵”等现实问题。依托实验室联合开展茶叶、百合等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专项行动,抽检的家企业批次农产品全部合格,助力擦亮地产农业品牌。

构建公益诉讼网格化监督平台。深入推开运行“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吸纳环境资源、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行业领域的代表委员和热心公益人士7名,通过平台快捷接受并处理公益受损线索。对接宜兴规模最大、自然禀赋最集中的城镇丁蜀镇,将公益诉讼监督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有机统筹公益观察员、社区网格员、乡村护林员等社会力量,延伸参与社会治理触角。

二、数字检察赋能监督,激发公益保护潜能

研发监测分析模块加强预防警示。秉持预防为先的理念探索研发“汽修行业危废监督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提前发现该行业危险废物类违法线索,及时预警、提前介入,全流程实现监督危险废物处置,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汽修行业排污管理专项检查活动。该平台运行模型获无锡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优秀作品奖。

健全智慧检务中心加强研判指挥。建立集无人机巡航指挥中心、公益诉讼大数据研判中心于一体的智慧检务中心,整合汇总行政执法信息7.4万余条及无人机航拍辖区内农林水系资料3万余GB,研判可能出现的公益损害情形,提高调查针对性和效率。建成远程调查实时指挥系统,借助2台4G执法记录仪实时拍摄、同步传输现场画面,进一步增强调查取证的准确性。

对接数据系统拓宽线索来源。主动走访城市运营中心,对接城市大数据中心“”政务服务热线,根据市民反映问题,协作建设案件线索自动推送系统。完善网上舆情监测系统,结合热点设置关键词,滚动排查疑似问题信息。用好“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第一时间处理志愿者提供线索。如在办理某单位不履行对某地非法占地监管职责案件中,根据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开展调查核实,成功制发诉前检察建议。

三、推动全域齐抓共管,实现防控效果最大化

深化检察一体融合防控。借助“四检合一”办案模式工作优势,建立线索移送、提前介入机制。办案团队对刑事、公益诉讼融合案件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发现其中公益损害风险,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化解。如针对销售性保健品刑事案件,刑检和公益诉讼同步介入研判,就其中食品安全损害风险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开展保健品市场专项排查,追缴相关行政罚款五万余元。

强化跨区域、上下游防控。与常州溧阳、浙江长兴等地检察院探索跨区域保护机制,联合办理水污染防治案件,破除属地行政监管的区域性局限。联合浙江长兴检察院对辖区内82公里太湖岸线开展常态化勘查,共发现两地入湖河道存在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线索6条,后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问题全部整改。

实现跨部门、多领域防控。先后与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会签开展公益损害防控和企业合规工作协作的框架性文件,就执法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反馈、联合法治宣传和联席会议联络等统一认识,推动公益损害风险防控工作在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消费者权益保护、税收缴纳等多领域有序开展,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来源

宜兴检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ms/14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