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大妈ldquo勇闯rdquo

刘根娣,宜兴市和桥镇王母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

上世纪90年代,仅有小学文化的她,凭着一只计算器、一个快译通,孤身一人闯荡中东,在阿联酋迪拜创建了江苏省第一家境外仓储物流公司。

她还给自己公司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亚洲大门”。

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宜兴走出国门“第一人”,也是无锡地区最早走出去独资创办公司的个人。

虽然早在年,无锡饮食服务公司就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合资创办太湖酒楼。但刘根娣才是真正无锡改革开放走出国门"第一人",获得了社会的公认。

随后几年,她的事业迅速壮大,完全融入了国际市场,销售额也翻了几十倍,业务遍布中东、欧美、非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更令人称奇的是,当时的刘根娣已年近六旬,在宜兴农村已是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的年龄。

上世纪90年代,宜兴和桥地区商贸发达,素有“小无锡”之称。纺织业更是当时一大特色产业。

刘根娣的绿田化纤年创办,以生产地毯和面料为主。

年,曾当过宜兴市和桥镇王母村妇女主任、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且年近六旬的刘根娣为避开纺织品贸易壁垒,孤身来到国际商品集散地――迪拜,试图在中东为公司寻求商机。

对外语一窍不通的刘根娣,一手提着地毯样品,一手拿着计算器和快译通,只身与世界各地的客商打交道,依靠计算器和手势的简单交流方式,20天时间拿到了两个集装箱的订单,并由此敲开了中东市场的大门,开始了绿田“走出去”之旅。

刘根娣当年就在迪拜安营扎寨,以“亚洲大门”命名,建立了自己首个海外贸易公司。这也是江苏省首家境外仓储物流企业。

随后,她确定在无锡建立服装面料和各式箱包的生产基地,生产的化纤地毯、箱包、面料服装全部通过这家贸易公司实现交易,销售到世界各地。

年刘根娣勇闯迪拜也许是绿田公司的一个发展契机。

但此后几年,刘根娣又把目光投向了欧美市场。她和女儿先后在英国、德国、美国开设了贸易公司,产品经迪拜中转销往这些国家,把生意逐步做大。

她清醒地看到,在迪拜,由于消费群体分布在东南亚、非洲、东欧等地区,这一地域的消费者比较看重廉价商品,绿田以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力,打价格牌。而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后,其独特的人文特点、地域文化、消费习惯要求企业必须设计出高品质、高档次的产品。

于是她决心把企业发展重心以贸易加工为主转向品牌打造为主。

这次经营策略的变化是“绿田”发展道路上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后,绿田公司的出口额直线上升,真正迈进了跨国企业行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1世纪初,绿田公司和其他纺织出口企业一样,受到人民币升值、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一度遇到困难,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又迫使他们先人一步考虑转型。

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信息网络,刘根娣和她的女儿们又敏锐地觉察到,太阳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多方考察,他们决心参与节能市场角逐,进入绿色能源产业。

年,绿田公司投入万美元,从国外引进了4条太阳能生产线,在宜兴经济开发区内创办了晶德太阳能公司,开始新的转型发展之旅。

……

沧海桑田,时代大潮之下,无数创业者起起落落。

“立志+有恒”,自古就是人生成功路上的两大法宝。

走出宜兴乡村,融入国际化市场,是刘根娣改变人生命运的重大转折点。

巾帼不让须眉。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仅有小学文化,既无人脉关系,也无年龄优势,却敢于走出国门寻找商机,在言语不通、人生地不熟、广阔无垠的中东荒漠中,拓展出了一片“绿田”,挖掘到了“第一桶金”,令人赞叹。

她的海外“淘金”之旅成功,肯定不仅仅是“运气好”,更离不开“立志+有恒”。

当前,围绕宜兴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有人振奋,擦拳磨掌;也有人疑虑,踌躇不前。

“立大志+有恒”,瞄准宏伟蓝图,奋发图强,埋头实干,何尝不是宜兴“争一流创唯一”实现城市“脱胎换骨”的重要途径。

因此,宜兴走出国门“第一人”的精神和经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本文来源宜兴财经1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ms/12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