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富婆钱燕萍靠玩茶发家,收藏的
俗话说:穷玩车,富玩表,有钱人的爱好总是与众不同,毕竟文化批判家保罗·福赛尔早已解释过:越是上层,越是要消费实用价值低,性价比低的东西。不过,在真正的收藏家面前,无论是车还是表都弱爆了,毕竟古董才是历史的见证,凡是玩得起古董的人,几乎都不差钱。
在中国收藏界,马未都无疑是最知名的一个,再怎么说,他也是第一个创办私立博物馆的人,他所收藏的古董,早已突破了“价值连城”的范畴。当然了,除了马未都以外,其实还有不少钟爱古董收藏的人,隐形富婆钱燕萍便是其中之一。
钱燕萍,出生于上海,吴越王钱镠的后人,受家庭环境影响,她从小就对中国古典音乐感兴趣。不过,兴趣却不能当饭吃,关于这一点,钱燕萍还是能拎得清的。于是,她开始尝试把另一个爱好发展为事业,这便是古董收藏。
最初,钱燕萍手中的钱只够收集一些铜钱、古钱币和邮票,在当时那个年代,一枚三国或两晋时期的古钱币,便能换一台高级录音机。后来,钱燕萍继承了家中产业,不但有了一定经济基础,还结识了不少上流社会的人。
年,钱燕萍陪“紫砂皇后”赵小蝶去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厂家洽谈业务,虽然她对紫砂壶一窍不通,但在日积月累之下,她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赵小蝶的想法很简单,她先与朱可心、王寅春等壶艺大师设计出一款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然后再找名家题字作画,使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这样一来,紫砂壶的价值也会水涨船高,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品”。
关于紫砂壶的价值,钱燕萍是最清楚不过的,想当初元一个的紫砂壶,经过一番炒作后,竟卖到了42万元的天价。于是,钱燕萍心动了,她不但阅读了大量书籍,摸清了紫砂壶的制作原理和历史,还找紫砂壶大师学习制作手艺,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虽说钱燕萍没能在紫砂壶上大展拳脚,但她却爱上了茶。钱燕萍的老家乃是“茶乡”,只要季节一到,便是漫山遍野的茶香。因此,占据地利优势的钱燕萍一心扑在了普洱茶上,普洱茶的历史积淀和养生功效,对有钱人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不过,除了普洱茶之外,钱燕萍对收藏玉器、翡翠珍宝也有研究,30多年来的地质工作不但拓宽了她的眼界,还让她积累了不少专业知识。于是,只要钱燕萍一有时间,就会到处收集古董,虽说价值不菲,但大多都控制在她的承受范围内。
渐渐地,钱燕萍成为了一个收藏大师,她多年来收集的古董,成了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年,钱燕萍手中的一件“商代金缕玉衣”,被评为“中国民间十大国宝”,因其过于稀有,所以就连故宫博古馆都眼馋不已。
收藏是钱燕萍的爱好,同时也是她发家致富的重要法宝,在历史、文化的加持下,一件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古物,也会成为价值连城的珍宝,这便是古董的魅力所在。
古董这一行的水向来很深,爱好收藏的还是要自己多擦亮眼,对于价格稍高的还是多找几个专家鉴定。当然,自己最好也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后再涉足。
小编推荐的这本《中国文物常识》便是从各种讲述讲述文物,从古人的穿衣打扮到生活用品等等一应俱全,更具体到玉石、陶瓷、玻璃、镜子等等的演变以及发展。可以说,这本书是丰富文物知识储备,提高人文修养的理想读本。
休闲时刻读上一读,既打发了时间,又令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多,岂不妙哉?喜欢的别错过,点击上方链接便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hj/1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