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華初绽三修书房书画艺术沙龙会员作品观摩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莲華初绽

三修书房书画艺术沙龙会员作品观摩展暨宜兴紫砂名家精品邀请展

主办:

范硕书画艺术馆

石家庄广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

江苏省紫砂专业委员会

披兰文化

东垣书社

河北杞昆商贸有限公司

“御里传芳纯枸杞蒸馏白酒”

河北葆力之士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鸣谢:

汇苑阁/中节能健康城·麓美术馆

开幕时间:

年5月15日下午15:00

展览地点:

范硕书画艺术馆

(石家庄长安区跃进路与煤机街交口煤矿机械厂院内西北角)

同學与同修

自年5月,抱莲堂设立三修书房书画艺术沙龙并正式开讲,至今已近两年矣,三修书房的会员也近50余位,似一鉴方塘里亭亭净植的荷,不蔓不枝,高情致远。三修书房秉持“修身、修心、修艺”的宗旨,不仅要营造一个优雅惬意的治学养心之佳所,也在努力找寻“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为传统文化和书画艺术的众多爱好者创造一片学习,交流的塾社净土。

两年时间,不长不短,三修书房书画艺术沙龙的会员们尚处临古阶段。师古临帖,是中国传统书画学习的必经阶段。对古人心迹的揣摩与体悟,对古人技法的观察和记忆,对古人学养的品鉴及追慕,在临帖的教与学中都极为关键紧要。

常言道,教学相长,这一点我感受颇深,也倍感压力。我们可爱的会员总会拿出不同的法帖来提问题,请示范,这也敦促我每天都要挤时间临帖,临画。两年以来,我和我们的会员一起大量临习古人的碑帖与画作,特别是在宋元古画之中纵意徜徉,流连忘返,受益匪浅,可以说对古人的心法与技艺又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受,也逐渐在书画创作中加以提炼,应用,创造,在回归传统的道路上,愈发的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三修书房的书画艺术沙龙这样一个平台,通过与会员朋友们分享体会、感悟,我们一起在共同学习中慢慢解除困惑,在共同修行中不断开悟。在同学、同修之路途,我们一起潜心息性,追本溯源。在传统与经典中兼收汲取,揣摩回味。丹青不知老将至,尘嚣此间如浮云。我们一起在书画的苍茫世界,见天地,见自我,见众生……

当此之时,我们举办本次“三修书房书画艺术沙龙会员作品观摩展”,既是对过往学习交流的小结与回顾,也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自我,借鉴提升的机会。展出的40余幅书画作品,半为临古,半为创作,从作品的艺术效果呈现上可能还不够完美,临创结合也稍显青涩与稚嫩,但这都是三修书房的会员自身品学修为的直观体现。细细品味,总有一种简净与拙雅,认真和执着让我为之感动和欣喜,这是他们两年来矢志努力的积淀,更是未来不断深入,不断向前,不断向心的新起点……

初夏时节,五彩斑斓,万物滋荣。抱莲堂里荷风悠悠,墨香淡淡。本次展览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来自宜兴的诸位紫砂名家携各自的精品参展,可谓:风雅清正两相宜,锦上添花一脉香!

莲华初绽,红蕾先探,带露凝珠含羞看……

感谢各界师友的莅临,也诚愿大家批评指正,鼓励我们潜心翰墨,同学同修,快乐前行!

范硕于抱莲堂三修书房

年5月15日

三修书房书画艺术沙龙参展会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李景环/张洁/苏震/赵春花

王梅菊/刘玉敏/李建强/李桥峰

张皓/王志丽/刘东霞/李一恒

刘红霞/李彦永/刁丽莉/孙肇中

何雪辉/杨彦芬/路永兵/李占强

赵慧琳/刘丽云/李铮/刘振罗

参展作品

——预览——

李景环

临宋人山水小品

临古人槐荣堂图

张洁

临米芾蜀素帖

宋词一首

苏震

山水小品

唐寅诗一首

赵春花

临圣教序

陆游诗一首

王梅菊

临沈周卧游图册

山水小品一幅

刘玉敏

山水小品之一

山水小品之二

李建强

临小楷道德经

青云集诗二首

李桥峰

山水小品其一

山水小品其二

张皓

临王羲之手札

玉兰花

王志丽

临圣教序

刘东霞

临游目帖

李一恒

山水小品

临清人山水图

刘红霞

临苏轼寒食帖

苏轼诗一首

苏轼词一首

李彦永

蔡邕笔论

临黄宾虹山水

刁丽莉

临杨凝式韭花帖

李白诗一首

孙肇中

山水小品其一

山水小品其二

何雪辉

净山有痕

太行雪韵

杨彦芬

临何绍基行书

心经

路永兵

临钟繇得长风帖

古诗一首

李占强

和风吹过青山绿

青山远隔红尘路

碧崖深笼绿树烟

赵慧琳

临石涛山水册页

通会群哲

刘丽云

临谢范新妇帖

古诗一首

李铮

临张迁碑

临沈周山水图

刘振罗

临米芾手札

行书联一幅

宜兴紫砂名家精品邀请展参展艺术家

排名不分先后

王齐云

王倩

吴俊

范春锋

王齐云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青年陶艺家

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委员会常务理事

山西省收藏家协会艺术顾问

江苏省文博职业培训学校客座教授

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倪顺生先生,并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等多位大师精心指点,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紫砂技术,在传统手法上力求创新变化,富有时代气息。所制作品形态俊秀、施技细腻,多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全手工制作朱泥壶的领先地位。

王齐云老师紫砂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无锡博物馆,山西博物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及国内文博馆永久收藏,作品深受国内外紫砂收藏爱好者收藏与青睐。

蝉联/年两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年第十届陶瓷艺术创新与设计评比大赛第二名

年,作品“厚德载福”荣获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创意”金奖

年,作品“环秀”荣获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传统工艺精品”金奖

年,作品“荷花莲子提梁”荣获第十届陶瓷艺术创新与设计评比大赛第二名

年,作品“高山普洱壶”即“齐云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年,作品“环秀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年,作品“大彬如意壶-朱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年,作品“福寿无疆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年,作品“碗灯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年,作品“荷花莲子壶”获宜兴陶瓷传统技艺大赛(全手工大赛)一等奖

年,作品“石瓢壶”荣获第二届东莞茶文化博览会精品茗壶金奖

年,作品“笑樱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

年,作品“掇球壶”被“台湾博物馆”永久收藏

年,作品“圣和壶”被“中国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巾帼不让须眉,壶艺心手齐云

——王齐云紫砂艺术欣赏

紫砂、陶都、宜兴;

杏花、春雨、江南。

在世界陶艺苑中,宜兴紫砂犹如一个美丽质朴、落落大方的少女,她永远和山明水秀的江南一样,象一幅引人注目的佳人画,又如一首沁人心肺的抒情诗。

钟灵毓秀的江南宜兴,由于上苍恩赐,出产全世界独一的紫砂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色如紫玉、滋润朴雅的紫砂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紫砂人,而紫砂人又以自己聪敏才智、勤劳双手创造了千姿百态的紫砂茶具,为世界陶瓷艺术、为中华茶文化增添了一道迷人的“紫色风景线”。王齐云,这位锦心巧手的巾帼壶艺高手就是当代紫砂艺苑中的一位佼佼者。

她出生在丁山陶瓷世家,自幼受紫砂陶文化的熏陶。年,她进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技艺,师承大师倪顺生学艺,心灵手巧的她,既能刻苦学习,又善于动脑子钻研手工制壶的技法,在师父的严格培训、指导中,她炼就一手扎实而全面的手工制壶基本功,凭着这一手娴熟的技艺绝活,她在紫砂艺苑如鱼得水。

她把历史上紫砂巨匠的经典名作,如时大彬的“三足如意壶”、“曼生十八式”和“大亨仿古壶”等当作教科书认真拜读,领悟其中的造型美学与神韵,从中研究先贤巨匠的手工技艺的奥秘所在。

在研究中,经典名作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王齐云的紫砂作品无论是继承传统的,还是自己创作的,造型上都具有着男性的大度和气势,工艺上又有着女性的细腻与精到。

她是一位爱思考、善于动脑子的巾帼壶艺高手,创新作品的造型往往具有出人意料的新意,然而细细品味,又有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扎实全面的基本功助她在制作时游刃有余,准确表达出设计创意。她认真对待每一道手工工艺程序,精益求精,从不偷懒取巧。她讲:“精心做好自己的作品,就是对收藏者的尊重”。所以,她的作品线条流畅,曲直、转折、过渡处联系与韵律,组合上的节奏都极其优美。从这些方面也反映了王齐云在紫砂壶艺领域的修养与灵气、文化与功力。她的紫砂壶艺的理念,反映了她的艺品与人品。呈现的就是紫砂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的品位。

作者:原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时顺华

.9.6

参展作品

——预览——

环秀

大彬如意

天地方圆

厚德载福

荷花提梁

代代数钱辈辈有福

福寿无疆

春意盎然

西瓜

一帆风顺

真龙天子

朱泥仿古壶

八卦莲子

王倩

王?倩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最具收藏价值陶艺家

出生于陶都宜兴,受故土文化熏陶,对紫砂陶艺钟情。自学校毕业之后就师从壶艺泰斗蒋蓉传人,著名陶艺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钱建生先生学习制壶技艺。深刻领悟师父的工艺风格和制壶特色,注重作品内涵风格和外在形象的完美统一,在师父的指导下,大胆创新,施艺精湛。在长期的学习、创作过程中探索、博采众长,灵活运用。

参展作品

——预览——

吴俊

吴?俊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紫砂专业委员会会员

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

年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陶艺家

年出生于闻名于世的陶艺之乡—江苏宜兴,自小深受紫砂艺术的熏陶,年正式从事紫砂艺术,兴趣浓厚,工艺日渐精湛,后来又受到多位陶艺大师的指点,工艺再次精益求精,所做的作品造型、做工、泥料完美结合,深受广大紫砂爱好者的好评。

参展作品

——预览——

范春锋

范春锋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

年生于宜兴丁蜀,从小受陶业熏陶。88年进紫砂厂学习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94年创建“耕陶轩”工作室,一直专业从事紫砂壶创业制作,并得到工艺大师葛军的悉心指导,充分运用五色陶土的色彩图案变化,作品方圆并施,手法独特,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从艺以来,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多家刊物刊载,如《紫泥新韵》、《鉴赏珍玩》等,赢得海内外人士青睐,尤其深得港、澳、台及东来亚酷爱紫砂艺术者、收藏界的肯定和推崇。

参展作品

——预览——

———————————————————————————————

———————————————————————————————

本文来自“抱莲堂”范硕书画艺术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hj/13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