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打造八大新兴产业集群,破解土地红利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称“土地出让金”)为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4%。
宜兴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个典型的百强县,如何破解“土地红利”路径依赖,走出一条“产业强市”的创新发展之路?
“十四五”,宜兴将提档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根本性重构和发展动能根本性转换,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至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形成营收规模亿元级别产业集群1个、亿元级别产业集群3个、亿元级别产业集群1个、亿元级别产业集群2个;未来产业初具规模。
1个亿元级别的产业集群;
电线电缆。作为宜兴第一大支柱产业,电线电缆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宜兴将面向特种电缆、通信电缆等优势领域,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产业营收规模达亿元,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电线电缆智能制造基地、全国领先的电线电缆创新高地、全国有影响力的电线电缆资源配置中心。
3个亿元级别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抢抓“双碳”机遇,发展“环保之乡”产业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营收规模达亿元,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水处理全产业链示范高地、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全国最具辐射力的环保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新能源。重点围绕光伏、风电、核电、氢能等领域,加快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放大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到年,产业营收规模达亿元,成为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制造高地。
高端装备。坚持智能化、成套化、高附加值主攻方向,聚焦重大成套设备、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打造专业水平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高端产业集群。产业营收规模达亿元,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亿元级别产业集群1个;
集成电路。作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翼,依托中环领先、雅克科技、德融科技等优质企业,打造华东地区最具规模的集成电路材料产业集群,产业营收规模达亿元,与制造业、封装业、设备业等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主力军。
亿元级别产业集群2个;
生命健康。推进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在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健康食品等领域初步形成特色优势,打造生态康养医疗示范基地,生命健康产业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药品或医疗器械大品种8-10个,规上企业数量,60家,产业营收规模达亿元。
非金属材料。以陶瓷耐材产业为重点,以丁蜀镇陶瓷产业园为核心,加上官林镇新材料产业园、杨巷镇绿色建材产业园,推进海容电子陶瓷电容器等重点项目,坚持“专精特新”发展,产品走向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产业营收规模达亿元,建成国内最强非金属材料产业科创基地。
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航空、人工智能等3个前沿领域,发挥无锡丁蜀通用航空产业园、宜城软件园等带动效应,营造“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新中求变、无中生有”的未来产业发展态势。
发展高科技产业、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是拉动就业、提高收入,打造“橄榄型”社会的最佳途径,也将成为未来宜兴城市竞争的“主引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fc/1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