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打造无锡“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更为

宜兴:打造无锡“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更为

在奋战“十三五”、奋力开新局的重要时刻,8月8日-10日,中共宜兴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回顾过去五年,宜兴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宜兴在省委、无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三五”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打造“无锡‘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更为坚强一翼、宁杭城市带中心节点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面对“十三五”,宜兴上下将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驰而不息地走下去。宜兴这艘航船,必将以更强劲的动力,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做强工业主体经济。做优做强主导产业。支持有实力的线缆企业实施战略合作,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措施,加快延伸产业链,做强产业龙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展“千企技改”行动,推动陶瓷耐材、铜材加工等传统产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抓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机遇,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做大产业总量,提升贡献份额。

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以“大旅游、大产业”为统领,围绕“全域旅游”目标,从市级层面高位推动旅游发展。推动现代农业提升水平。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更具活力的农业经营体系。

提升企业发展质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树立“按税收排位次、以贡献论英雄”的发展导向,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对经济的贡献度。大力开展新时期宜商培育工程,加快打造一支有志向、善经营、懂管理、讲诚信的企业家队伍。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五年累计安排总额不低于50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重点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利用闲置资产和重特大产业项目等的支持力度。落实上级和我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努力营造更加便捷、精准、高效、贴心的亲商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对市场准入、投资建设领域进行集中审批,最大限度限制自由裁量权、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深化丁蜀镇“强镇扩权”试点,推进环科园、高塍镇统筹发展,进一步落实芳桥街道委托开发区管理。完善差别化考核体系,更加突出产业强市、特色发展和贡献作为,引导镇园街道错位发展、个性发展、竞相发展。

强化创新驱动。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加速打造数量众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十三五”期间培育行业排头兵领军企业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家。实施“陶都英才”工程,依托在外乡贤、特色产业等优势,大力引育科技创新创业、经营管理、高技能人才和人才团队,优化人才生活、发展环境,让宜兴真正成为人才的高地、创业的摇篮。

提升开放水平。突出园区的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聚高端项目、高端技术、高端人才,到年环科园、开发区和陶瓷产业园区分别形成千亿级、五百亿级的产业规模,省级以上园区外资贡献度超过70%。全面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大考核奖励力度,让各板块真正通过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在利用外资、项目建设上实现量质突破。加大服务业、旅游业及社会事业开放力度,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外资利用格局,力争五年累计实现到位注册外资超22亿美元。积极引进出口导向型外资项目,推动外贸进出口稳存量、拓增量,力争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展现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紧扣“一圈三带”空间布局,科学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突出优化城区格局,推动宜城、丁蜀“一核双城”向“一体统筹”转变,加快新老城区功能互补、均衡发展,实现环科新城、科创新城与主城区的一体融合。明晰镇街功能定位,推动一般镇街精致建设、特色发展,持续优化村庄布局,科学划定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围绕“一小时深度融入沪宁杭、半小时无缝对接苏锡常”的目标,积极推进常宜、宜长高速公路、泰锡宜城际铁路和范蠡大道建设,加速“锡宜一体化、融入长三角”进程。加快提升、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大力推进县道改造、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形成覆盖全市域、沟通市镇村的高等级公路网络。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基本完成老城区的城中村、城北区域、丁蜀城区等更新改造,丰富新城区的载体和业态,提升主城区的功能和能级。精心做好城市水文章,以三氿为核心打造绿色水道、净化水体质量、提升沿岸景观,建成亲水宜人、独具魅力的东方水城。推动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五个城乡一体化”提标扩面,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持续强化城乡管理。推动城乡管理重心下移、触角延伸,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乡管理,打造全省城乡管理示范城市。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综合管理,加大对被撤并老集镇、旅游景区、城中村及建筑场地、矿产品运输等管理力度,集中整治宜南山区违法建设、居民小区违章搭建等问题,努力破解城乡管理难题。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狠抓治太保源。把治太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对无锡市定31条河道持续开展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岸整治,对其他主要河道及其支流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到年,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超过70%。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对全市0多个自然村的污水治理全覆盖。建设西氿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构筑城区由西向东的生态绿色走廊。

深化环境治理。突出大气治理,持续实施“蓝天工程”,全面完成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等阶段性任务,加大“油改气”、秸秆综合利用、新能源推广等力度,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省领先。持续开展民生环保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异味、噪音等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提高宜兴城乡的宜居度。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重拳打击企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推行绿色发展。严把产业项目落地的环境关,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以绿色gdp为导向,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环科园和开发区、陶瓷产业园区分别创建成为国家级、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单位,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循环清洁生产。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投入力度,力争万元gdp、规模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6%、20%。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全面确立文化驱动发展理念,统筹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城市“10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内涵,高标准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发展,推进紫砂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与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

提高收入保障水平。完善和落实“大众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实施经济薄弱村扶持计划,到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元、元。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扩面提标,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政策等,到年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9.5%以上。积极开发社会救助资源和渠道,综合构建困难人员生活保障、特殊困难救助、临时救助等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

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突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展优质特色高中,推动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医院新院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让宜兴人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和公共自行车营运、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规范市、镇、村三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大服务”、“大调解”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平安宜兴建设,加大信息化设施和手段的应用,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fc/13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