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匠心传承,赤诚坚守紫砂本真陈
陈国宏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正高级乡村振兴师
中国民协会员
中国中青年陶艺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中高级职称评委
江苏省陶瓷艺术鉴定委员专家
宜兴市政协委员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兴于明清。在漫漫历史的变迁中,宜兴这方灵秀的土地蕴育出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独步天下的紫砂文化,古诗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宜兴紫砂备受推崇的骄人地位。
一把紫砂泥,陶醉天下人。宜兴紫砂,自从清代康熙年间出了个陈鸣远,自此‘花器’开始在中国灿烂的器物文明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当代,紫砂花器争奇斗艳,期间人才辈出,其中陈国宏更是中流砥柱。
陈国宏,年出生于丁蜀这个文艺古镇,现是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正高级职称评委、江苏省陶瓷艺术鉴定委员会专家、宜兴市政协委员;步入紫砂艺术殿堂;先后师从顾道荣、何道洪。年进入宜兴紫砂三厂;年,他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系统学习了有关工艺美术理论,使他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领悟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年进砂龙陶艺有限公司担任陶艺设计开发工作,年创立“紫瓯精舍”紫砂工作室。数十年来,他设计和制作的紫砂作品以其独有的神韵和美感屡获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南京博物馆等官方机构收藏。
数十年来,陈国宏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勇于跳脱传统思维,大胆创新,做出一件件精品,渐渐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得到客户的认可,开拓了自己的紫砂壶市场。他以现代设计理念,通过对传统造型的提炼和精心改良,使之更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作品以梅、兰、柏、松、桃为题材,陈国宏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自然形象,而是经过精心设计提炼取舍,梅花疏影横斜,柏枝青翠,竹叶潇洒,青松苍劲,桃叶枝美叶秀,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刻画塑造,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以少胜多的艺术感受。
陈国宏制壶创作中
他那一把把“梅桩壶”、“松鼠葡萄壶”深受众多藏家的喜爱和青睐,争相以拥有为快。不少人还千里迢迢地来到他的工作室参观其制作工艺,欣赏、选购其精品雅作。紫砂花器妙在仿真传神,妙在惟妙惟肖,纵观陈国宏的花器制作,在一个“巧”字上下足功夫,有了“巧”就有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就有删繁就简的可赏性。从陈国宏这些精美作品中,既可看到其既具有古朴苍劲、飘逸俊秀之美,更有形、神、气、韵相得益彰之效;既保留了传统的法度,又蕴含着时代的气息。
“报春壶”,整个壶身呈鸡心形,高足线,高颈箍以母子线相吻合,攀梅花枝梗做嘴、把、钮,枝与节疤布置合理,伸展自然,老干新枝,争奇斗艳,花或含苞,或怒放,花姿分正、侧、背、偏、把梅花暗香浮动、一树独先天下春的顽强之精神塑造得淋漓尽致。陈国宏在创作报春壶式系列作品过程中,全身心沉浸其中,广开思路,取材广泛,非常重视和注意观察松竹梅桃柏等自然生态物像特征,并不断阅读古今画谱,对景写真,用适合紫砂工艺的简洁手法,取合捏塑,妙不可言。该系列作品,形神气俱佳,尤其可贵的是做出了壶之端庄大气度,具有鲜明的陈国宏个人的本性特征,达到了作者的道德艺三者的高度统一,因此,该系列作品虽有无数人仿其形,但神韵气度皆不可复得,因为,虽其形、线、饰可追,但其气度无边,故不可复得。
梅桩壶是仿生型紫砂茶壶,是紫砂壶传统“花器”款式中的经典代表作,因形似梅桩而得名。壶身以一段梅树桩为原型,枝干上的疤节肌理形象可感而又极富意蕴;梅枝状的壶把自壶身虬劲而出,挺拔有力,出水爽利,茶香好似融入了梅之气韵;壶把疤节嶙峋,遒劲精神,充满生机活力;采用平盖设计,不但保证了壶身的完整性,也保证了茶壶的密封性,更是作者深厚制壶技艺的体现;壶钮为小花枝,胥出梅花,疏影横斜、暗香动人,拿捏舒适。整个造型,给人以精工细刻的雕塑之感,此款梅桩壶傲然气韵一览无余,观者叹其风骨,仰其情怀,分毫间尽显又因其工艺之精巧精湛。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凌寒而放,故称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松、竹、梅取松奇而文,竹瘦而寿,梅寒丽秀,是三益友之意。在紫砂壶中,松、竹、梅也经常被融合在一件作品上,俗称“三友壶”。此壶壶身呈圆形,曲线柔和,光滑润泽,壶型上窄下宽,鼓腹饱满,实用性强。钮、嘴、把分别以松、竹、梅装饰,简洁大方,尽显松之苍劲、竹之高洁、梅之奇秀。
年7月28日下午,国家博物馆集中收藏了宜兴当代优秀紫砂艺人创作的12件紫砂美器。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向作者颁发收藏证书仪式,而后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再次展出。据悉,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首次集中收藏这么多数量的紫砂美器,而在此之前尚无先例。国博此次收藏的这十二把紫砂壶件件精品,堪称令人称奇的精品佳作。其中之一是著名紫砂陶艺家陈国宏的“大宫灯壶”,壶身的宫灯造型,端庄典雅。泥色红润,富贵大气,充满皇家宫廷气派。豪迈大度,精、气、神、韵溢于壶表又蕴含其中。目前,这些紫砂艺人是宜兴紫砂艺苑中青年骨干力量。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独到的硬工夫。他们靠扎实的基本功和缘于生活的创作灵感,化泥土为神奇,推出了令人称奇的精品力作。
做紫砂壶时,陈国宏沉得下心来,可以花一两年时间来设计、构思一把壶。为了达到理想的状态,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饰件,陈国宏都用心去做。从年至今,陈国宏拥有三十余年的制壶经验,凭借高超的技艺被藏家称为“花器之王”。陈国宏认为,紫砂器要做出精气神,壶的精神和内涵,由制壶人的品格、个性和素养所左右。这样的艺术创作理念,让陈国宏的紫砂壶朴而不俗,美而不妖。
由于审美情趣之别,宜兴紫砂有花器、光器、筋纹器、方器之分,陈国宏作为花器大家成名已久,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他是一位被花器大师光环掩盖的紫砂光器行家,相较于陈国宏的紫砂花器,他的光器作品也不乏佳作名器。各壶立意新颖别致,造型简朴浑厚,装饰以简托繁,一经面世,均受到中外藏界人士的好评和欢迎,遂成为经典传世瑰宝。
陈国宏的艺术生涯中,读古典文学、研究古青铜器、写随笔杂文,是他闲暇时的爱好,陈国宏认为,任何一门艺术样式,技法只是基础,文化底蕴和紫砂泥一样需要历练、洗礼、沉淀,唯有一片赤诚匠心,不浮不躁,方成今日大器。除了自身在艺术传承、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同时,在艺术的培训、培育紫砂艺术传人的工作上也作出了巨大努力,他毫无保留传授技艺,以身示范,严厉严谨,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影响后代。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徒弟,为当今紫砂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陈国宏授课现场
弹指一挥间,陈国宏从事紫砂艺术创作已30余年,他的努力,他的勤奋实干,在紫砂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是紫砂人心目中的实力派大家,更是收藏家心目中的大师。在弘扬宜兴紫砂艺术的漫长实践中书写了一段人生和艺术的精彩华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陈国宏的艺术源头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他艺术作品中找到答案;我们可以从他谦恭温和的为人处事风格中找到答案;我们还可以从他勤奋好学,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找到答案。而陈国宏的良好艺徳和艺术言行则是他紫砂艺术生涯的成功根基。我们相信陈国宏紫砂作品之形态和风韵,所携带中华文明的精气神,必将随着沧桑岁月的流逝更添风姿和神韵,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fc/1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