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多样江南,探寻紫砂文化人大附中分校在
烟花三月下扬州,茶禅四月到宜兴。4月4日上午,5辆大巴车载满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高一5个班级的学生,学生们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从风景秀丽的龙背山陶都路,徐徐开进了宜兴紫砂文化体验馆,来此领略多样江南,探寻紫砂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简称人大附中分校,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南部,西邻双安商场,北接三环路,与人大附中直线距离不足米,校园内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一所交通便利而又能闹中取静的花园式学校。
人大附中分校占地面积1多平方米。教学大楼宽敞明亮,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现有各类专用教室和特色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视听教室、音乐专用教室、形体教室、劳技专用教室、计算机专用教室、多媒体音像电教中心等设施一流、功能完备。此外,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以及方便快捷的校园信息网都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了条件。学校还有高水准的学术报告厅、百米文化长廊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宿舍楼干净舒适,管理科学严格,每间宿舍都装有空调,每层都设有公共淋浴室。学校食堂花样品种繁多、服务一流,这都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生活环境。
undefined宜兴自古就属于江南富庶之地,多年的陶文化史,被誉为陶的古都。学生们在葛韬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百年葛陶藏品馆、黄龙山紫砂原矿馆、龙窑、年葛窑、景舟故居、茶陶艺空间、紫砂书画院等,尤其是后山的茶园和果树,鸡鸭鹅生态养殖,让这些大城市来的孩子们欣喜不已,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由和快乐。
紫砂,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陶瓷文化,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紫砂体验课,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紫砂,体验紫砂,感受紫砂的魅力和价值。葛韬馆长介绍了年宜兴制陶史,宜兴是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陶的古都。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实践性很强的紫砂科艺课《从石头到壶的重生》,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者,获取奖品。
体验课开始前,紫砂辅导老师示范一个标准紫砂小杯的制作,每个教室配备了5个老师辅导,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紫砂操作流程。学生们在完成课堂作业(紫砂小杯)后,自由发挥,创新创意,有的捏了只小猫、有的做了机器人,还有的做了人物雕像……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孩子们学习了紫砂的泥性,工具的使用,造型结构,工艺制作,紫砂鉴赏等知识。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知行合一等教育理念,一直是葛韬馆长亲身躬行贯彻的准则。
两个小时的紫砂实践,学生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刻下名字,看着自己实践的成果,都兴奋不已。捧着成品拍照留影,快乐在此刻定格。
做一回小工匠
师生们都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虚此行。此次活动圆满结束,5个班级师生分别按班级在葛陶教室前大合影留念,依依作别,并有序坐上大巴驶出葛盛陶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zx/1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