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官窑的紫砂一厂壶,为何不值得收藏

白癜风介绍 http://m.39.net/disease/a_7264628.html

卓老师在上周给大家介绍了紫砂一厂的辉煌历史。紫砂一厂,老玩家的心头好,烧出来的壶以“泥优型正窑火足,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点而一直深受紫砂爱好者们的追捧。

但是,在文章末尾又提到一个观点,一般人不建议收藏!虽然一厂壶有万般的好,但现在的紫砂玩家,还处于机车和手工都难以区分的状态,更何况还要分辨出一厂的老壶。

那在评论区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你的思维很奇葩,有假货就不玩了,那古董艺术品都别收藏了”,虽然不知道这位兄弟是不是专门的老壶商,还是真的很懂得老玩家,这些不重要。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评壶是非多”,作为中间人一般是不发表评论,不然争个急赤白脸的没意思,卓老师就稍微给大家分享一下作为紫砂一厂的知识,那天遇到也能说上一二。

在85年的时候,中国台湾的紫砂进入了空前的热络期,一直到了90年初才渐渐的式微,甚至,后来导致了96年间,宜兴一厂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情形下,不得不做的清厂动作!最后的一批,仓库内仅存的商品壶库存,全数被台湾人买走。

所以很多喜欢藏壶的老玩家还专门飞到台湾去买壶,台湾的藏家惊讶了,这么一来二去生意就搭起来了,一厂的壶保障,从台湾重新销往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所以也有了回流壶这一说法。

但这个事情发生在90年代,现在一厂老壶已经开始少见于市场,几近绝迹。好一点的壶商,把二厂,三厂的壶卖给你,可能有好的,甚至是精品,没良心的就浑水摸鱼,能骗就骗,能砍就砍,无论多少,全部通吃。

仿一厂老壶

再说回到一厂的壶,一厂壶只是统一说法,并不是说每一个时期的紫砂壶都值得收藏。

70年代一厂派厂内技术人员到宜兴乡下去辅导当地农民学习制壶的,并由一厂统一回收并烧制的紫砂,到了80年代,许多港澳台地区的壶商,在巨大的利益的推动下直接来到宜兴,在乡下请人仿一厂壶型,定制生产;或请一厂厂里的工人在下班后,按照着厂里的式样。

这些壶就姑且称之为早期壶,最大的卖点就是原矿、泥料好,冲茶后茶壶迅速变得很油润,但至于工艺就很难说,这把壶的壶嘴是歪的,非说他有老味,就像外面下雨了,分析一下作者的心理状态,实际上真的只是外面下雨了。

但你能说这些壶不是一厂的嘛?还是属于一厂的,起码说出去还是挂一厂的名头。

一厂出品的老壶可以从标签以及其底款印章上看,一般的标签为椭圆标签、方圆标签、镭射卷标签或者无标签。每个时期的标签都有不同的含义。

椭圆形绿标(鸡蛋标),这一时期是经历“文革”以来的复兴时期,百废待兴,开始从半停滞状态恢复生产,然而一时尚不能恢复旧有的生产水平,工艺程度上也不是很好。然因泥料风化陈腐时期更长,故紫砂品泥质极佳。

无标志(甲子泥的年代),甲子泥是台湾同胞对80年代初期一厂普紫和拼料的通称。

方圆标(白标),市场此标多见。之所以称其为“黄绿白标”是因为在使用后不久印刷好的金质褪色造成的,是一厂的全盛时期

镭射标,这一时期优质紫砂逐渐衰竭,生产与商业环境亦不甚理想,产品品质逐渐下滑。

所以最具有收藏价值的还要属于方圆标,当然有了标签也并不一定真的是紫砂一厂的老壶,商人的逐利超乎你的想象。

想不到同样都是一厂壶,还是有如此多的门道,再加上一厂的壶多出口于海外,现在实体店看到的百分百是假;网络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九是仿;买到手上的,恭喜你多交了一些学费。

所以纵使一厂壶有万般好,特别是到了现在,除非有%的把握,不然还是不推荐收藏。

南瓜壶田园朱泥cc张金芳

抽角四方降坡泥cc周丽萍

喜上眉梢紫泥cc史锦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xw/14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