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宜兴官宣入冬

前几日

一场冷空气的造访,让寒意深了

据气象部门消息

11月30日,宜兴已正式入冬

在气象意义上

满足连续5天气温滑动平均在10℃以下

即达到入冬标准

今年入冬时间较往年稍晚

此刻,宜兴

从深秋走至初冬

树木花草还未全部凋零

初冬相比晚秋更是多了一份

安静的诗意

银杏、乌桕、枫叶

与青松翠柏在城市间

交错层叠

江南有初春的朦胧烟雨

也有初冬的丰厚浓郁

霜渐重,风渐起

落叶似远方稍来的许多信件

从空中飘落、旋转

告诉人们冬来了

初雪过后

这两日气温又有所回升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

未来一周短波槽活跃,多弱降水天气

3-4日我市将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

其中4日雨量可达中等

6日夜里至7日白天有小雨

未来七天天气预报气温虽然有所回暖进入冬季还是提醒大家依旧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宜兴人的过冬“秘籍”

为了迎接寒冷的冬天

不少“老宜兴”早早准备好了

一床新棉被、几双老棉鞋

当然,汤婆子也必不可少

在冷飕飕的冬天

除了躲在暖暖的房间里避寒凉

午后坐着晒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喜欢吃上一碗

热气腾腾的咸肉菜饭

如果那菜饭刚好还是用土灶烧的

并且还带点焦香的锅巴的话

就更满足了

入冬了,冬至还会远吗

接下来一年一度的冬酿米酒也要上市了

随着气温下降

做好保暖很重要

人体有6个部位最不扛冷

如果不“捂”好,寒邪易乘虚而入

出现“冬病”

这6个寒气“入口”要“捂”好

01

头部

寒邪来袭,可谓“首当其冲”。头部为诸阳之会,若头部受寒,阳气特别容易散失。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头部受寒血管收缩,易引起血压飙升或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脑卒中。

建议:天气寒冷时出门,一定要戴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

02

颈部

中医素有“风从项后入”的说法,因为颈部有3个以“风”命名的重要穴位,分别是风池穴、风门穴和风府穴,是风邪最易入侵的门户。脖子受凉易引发落枕、感冒。

建议:在寒风瑟瑟的冬季,脖子上围一条厚实的围巾,可把风邪挡在体外。

03

后背

背部是督脉循行的地方,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调节阳经气血运行,其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里外,从而把阳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背部不但不能受寒,还是温经散寒的重要部位。

建议:冬天可以在室内穿件薄衣服晒晒背,或外出时加件羽绒背心,让身体更保暖。

04

肚脐

肚脐是胎儿从妈妈身上获取营养的通道,也是出生后腹壁最后闭合之处,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肚脐附近的腹腔中除了结肠,还有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若肚脐受风寒侵袭,不但会使脾胃受寒,女性还容易痛经。

建议:穿条高腰内裤或长裤,冬天别穿太短的上衣,有助腰腹部保暖。

05

膝关节

膝关节外只有一层皮肤包裹,没有丰厚的脂肪和肌肉保护,血液供应较少,所以对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膝关节受寒易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疼痛、屈伸不利等问题。

建议:一定要穿秋裤,必要时可加个保暖护膝。

06

双足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阳气达到此处已经难以温煦肢节,所以中医有“寒从足下起”的说法。如果双脚长时间受凉,不但容易长冻疮,还可引发感冒、痛经、腹痛等问题。

建议:穿上保暖且透气性良好的袜子和厚实的鞋,还可用热水泡脚。

注意防寒的同时

大家也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xw/134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