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先后两次陪同母亲游览宜兴溶洞徐霞

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偏爱宜兴溶洞,一生曾多次探访考察。其中,徐霞客两次偕母亲到宜兴山里的张公、善卷两个地下溶洞中寻幽访胜。关于这个,除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年5月版《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旅行路线图上明确记载外,还可以从徐霞客挚友陈函辉所写《徐霞客墓志铭》中找到佐证。

宜兴古称荆溪,地理上与徐霞客所在的江阴毗邻。宜兴是徐霞客的第二故乡,出游的启蒙地、萌发地和首游地,也是他壮游的里程碑。

第一次,在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年),32岁的徐霞客带着3岁的儿子徐屺和73岁的母亲王孺人第一次一起出远门旅游,游历荆溪善卷洞、张公洞等地。这年,徐霞客母亲虽古稀之年,由于长期劳动,手脚还很轻健。她经常听儿子讲外面的奇观异事,也很向往,就提出要徐霞客陪她一游,一是领略溶洞奇观,开阔眼界,更是要身体力行,支持儿子继续游历考察。徐霞客见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就选择了既就近又有名的荆溪,让母亲初次目睹了石灰岩溶洞的诡谲奇景。

第二次,在天启四年甲子(年),也是他7年之后,徐霞客39岁,母亲80岁,奉母游常州荆溪、句曲(茅山)。徐霞客是个孝子,为了在家服侍母亲,便停止了出游,徐母怕伤儿子的心,打消儿子的顾虑,表示自己健康,目的是鼓励儿子一如既往外出考察旅游。这次坚决要求和儿子一起同游荆溪张公、善卷两洞。她当时说服儿子徐霞客说:“向固与若言,吾尚善饭。今以身先之”,言辞里诠释了坚决支持儿子出游和豪爽乐观的时代精神,彰显着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中国文化的伟大创举。这一年母子俩又一次来到荆溪张公、善卷两洞。一路上徐霞客不断介绍荆溪历史、地名、典故、并和别地名胜比较特点和特色。使得徐母心旷神怡、兴致勃勃,杖声得得。在游洞时,足迹常走在徐霞客之前。两次偕母作荆溪游洞考察的历史虽然没有留下专篇日记,但是徐霞客终身难忘的记忆,在荆溪与江阴两地成为千古佳话。

民国十四年,宜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储南强,50岁时脱离仕途。他依据徐霞客在荆溪溶洞考察最大的成果和贡献之一,在溶洞背后隐藏着潜在的旅游价值,而旅游最大的功能无疑是带富一方百姓。为此,储南强利用得天独厚的溶洞自然资源,凸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着意开发张公、善卷两洞,倾注全部精力,亲自绘图设计,带领工匠施工,历经十余载而不稍懈怠,这在当时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变卖家产,开发两洞,倾情奉献,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开创了宜兴前所未有的称得上惊天动地的事迹。在年11月11日向世人正式宣告张公、善卷两洞对外开放。两洞从此首开国内溶洞旅游之先河扬帆起航,彰显了不同凡响的溶洞旅游风采,成为宜兴现代旅游事业在全国较早起步的名胜古迹,领先于全国其他旅游热点城市。(作者陈宝明图文编辑何小兵,陈宝明系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专家、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在善卷洞、张公洞担任过领导职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tw/14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