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ERCP浅谈胆总管
ERCP技术
八十多岁的刘大爷因“上腹部疼痛伴寒战高热”来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消化内科医生决定采用ERCP技术为大爷取石,大爷的腹痛得到了缓解,最终满意出院。
术前造影
术后取石成功
什么是ERCP技术?
ERCP全称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就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它诊疗操作。十二指肠乳头为胆管及胰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也就是胆汁和胰液的排出口。医生不用开膛剖腹,仅用一根细的十二指肠镜就能通过胰胆管在肠道的开口进行胆管结石取出、支架放置、胆道疏通等微创胰胆疾病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等优点,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消化内科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近百例,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ERCP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
1.胆管结石:行十二指肠内镜下取出胆管结石后,可取代传统的剖腹胆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不开腹,创伤小,可防止结石复发。
2.胆囊切除后胆管残余结石:内镜下可取出结石,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
3.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早期1-3天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4.化脓性胆管炎:死亡率高,传统手术风险大,及时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减压,可迅速稳定病人病情,为手术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5.十二指肠乳头癌:早期诊断困难,ERCP一目了然,可活检。
6.慢性胰腺炎及胰管结石。
7.胆管癌或胰头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行支架治疗解决黄疸,延缓肝功能衰竭,大大延长生存期。
科普小知识
1.ERCP术后需要留置一根鼻胆管,它的作用有哪些?鼻胆管能有效引流胆汁,减少胰液返流,同时能将嵌顿于共同通道的结石推开,有效防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对共同管、胰管均有支撑引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鼻胆管引流液在1~2d内呈墨绿色混有少许絮状物,3~4d后可能转为棕黄色或者淡黄色,之后逐渐变成呈清亮淡黄色,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为黄色。
2.术后什么时候可以吃东西?常规禁食1-2天,术后3小时及术后12-24小时给予复查血尿淀粉酶,根据血尿淀粉酶及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进行饮食调整。如没有并发症发生24小时后可进食低脂流质饮食。避免粗纤维食物,一周后可逐渐过渡到普食。
3.“石头只长一次,取出来就没事了吗?”当然不是。引起胆总管结石的原因很多,如果不注意,石头还会找上你,形成结石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胆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胆道引起感染性疾病时,容易增加胆囊结石的患病。
(2)胆汁淤积:胆汁淤积不能及时排出,胆汁中的胆盐会吸出形成结晶,引起结石。
(3)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按时吃早餐、经常高脂饮食、抽烟饮酒、缺乏锻炼等。
-
专家简介
李春雷,男,消化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系,医学学士,本科学历,青岛市消化内镜分会委员、肝病分会委员。曾至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终末期肝病等重症的救治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胃肠镜诊治技术,在医院内率先开展单人肠镜、无痛胃肠镜、胃肠道息肉的粘膜下切除治疗(EMR)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tw/1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