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油画业余作者姚锦华先生作品又入国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昨天在中国著名陶都宜兴---吴冠中艺术馆隆重开幕。我市油画业余作者、唐闸书画院的姚锦华先生油画作品《夏日的夜晚》入展。这是姚锦华先生自年入展“国字号”后,其作品第二次步入国家级油画展览的艺术殿堂。学生时代就喜欢绘画的姚锦华先生,今年已经58岁了,他高中毕业于南通市第二中学。年刚走出校门的他,遵照毛主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来到了农村插队落户,至年9月才回城,进了通棉一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从学生到知青、从知青到工人,多少年如一日爱绘画痴心不改,把画画儿作为精神生活的寄托和乐趣。姚锦华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独特的风格养成了“顺其自然”的秉性。他在绘画上,从没有拜过师,也没有请教过名师、大师和高人的指点,他常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工人,油画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一种乐趣,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往往会是高不成低不就、到头来会有失落感,反而影响个人喜欢油画、自娱自乐的情绪与感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么多年来,他喜欢这个“西洋画”玩艺儿不离不弃。有空了、灵感来了,姚锦华先生就展开画架,挤出五颜六色的颜料,在上面涂鸦几下,直到自己认为还可以为止。绘画来源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姚锦华先生他说,他第一次参加国展时是在13年前的年,他说,当时他发现《中国美术报》上刊登有一则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中国油画展”征稿启示后,心里就特别的痒,便开始围绕《夏日》作品主题开始了创作,好想去试一试,想看看自己这么多年喜欢油画的水平和追求程度,但转念一想自己又不是科班毕业、又不是名人名家的弟子,作品寄过去也许人家理都不理,创作参展的画笔便戛然而止,准备打退堂鼓了,过了几天,姚锦华先生的妻子和风细雨的对他说:“你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人家理不理呢?还是试试看吧。”妻子的一席话又把姚锦华先生已经熄灭的愿望重新点燃。紧接着,他硬着头皮把《夏日》作品续画完成,根据投稿要求和邮寄地址,向北京“放飞”了出去。姚锦华感到,自从作品寄出后,人却多了一份牵挂和念想,每一天都在盼望邮箱里有没有从北京寄来的邮件,手机里有没有北京的电话和信息。没过多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终于来信,姚锦华先生的油画《夏日》作品入展获得通过。姚锦华的油画作品能一炮打响,再一次验证了“成功归功于有准备的人”这一哲理。时光流水、岁月如梭。一晃十来年过去,今年初唐闸书画院成立,姚锦华先生以个人的才艺、赢得大家的认可,他被吸收为书画院副秘书长、油画家。姚锦华先生他很质朴地说:“过去在画画上是一个没有“家”的野孩子,现在有家了,就应该为家做点儿事”。姚锦华没有因为年龄渐大,而放下画笔。他一直用闲暇的或挤出时间走出去观海听涛、采风写生。把对家乡的绿水青山、人文变化、美好的生活追求,刻画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跃然画布上。这次中国美术家协会在陶都宜兴举办“吴冠中油画作品展”的征稿启示发出后,“十年磨一剑”的姚锦华先生用丰富而真实的情感,创作了《夏日的夜晚》又获成功。不难看出姚锦华先生他成功的背后,有你知道入展的开心一刻,也有你不知道的很多很多辛勤劳作和酸甜苦辣。(陆涌建)

上图为:“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一级美术师杜军先生主持并讲话。

上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一级美术师杜军先生与南通入展者姚锦华合影留念。上图为:姚锦华在领取入展资料。上图为:姚锦华在欣赏中国美术家协会印发的《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作品集》。上图为:姚锦华站在自己的油画作品《夏日的夜晚》前。上图为:姚锦华应参观者的要求,在自己的作品前,向观众朋友介绍创作的内容寓意和过程。

上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一级美术师杜军先生(右四)与南通前往参加开幕式的南通市硬笔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唐闸书画院副院长林潭(左二)等朋友们合影留念。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㈡瘮杈冨ソ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閲屽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qh/6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