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红阳羡茶成为宜兴茶区域公共品
晚报记者从5月24日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的“宜兴红”地理证明商标应用发布会上获悉,宜兴继“阳羡茶”之后又添一地理证明商标——宜兴红。
宜兴产茶始于东汉,历史悠久,文脉厚重,是我国古茶区之一,“中国名茶之乡”,全市现有茶园7.5万亩,是江苏省最大的商品茶生产基地,素以“茶的绿洲”而闻名。优美的生态、肥沃的土壤、独特的气候,成就了宜兴茶优质的坚实根基宜兴是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之一,现有“三品”茶叶142只,建成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7万亩。宜兴红茶在历届全国“中茶杯”、江苏“陆羽杯”名茶评比中屡获殊荣。去年“中茶杯”评比中,9个宜兴红茶获得特等奖,占全国红茶特等奖的27%;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江苏名特茶预选赛中,宜兴红茶特等奖获奖数占居全省过半。坚持名牌强茶,宜兴茶叶先后获得“江苏省首批农产品出口基地”、“中国农产品公用品牌”等称号;有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示范单位12个,3只宜兴红茶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坚持集团经营,大力培植规模企业,强化行业自律,形成集团优势,扩大优质红茶产能。目前,宜兴茶业有江苏省级龙头企业6家、无锡市级龙头企业10家,红茶产量占全市茶叶总产量已经过半,为茶农增收致富开拓了新路径。坚持产业融合,深度挖掘茶文化,积极开发茶园旅游,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宜兴市阳羡茶产业园成为“全国最美茶旅线路”,享有“中国最美田园风光”之美誉;今年宜兴茶叶电子商务交易额近亿元。
当天下午,宜兴有33家茶企与宜兴市茶叶协会签订了“宜兴红”地理证明商标使用协议,加入了“宜兴红”品牌使用行列,作出了规范使用和自觉维护“宜兴红”品牌的庄严承诺。未来,在“阳羡茶”、“宜兴红”两大区域公共品牌带动下,宜兴茶企将更加团结、更加自律,推动宜兴茶产业兴旺发达。
据宜兴市农林局局长夏红军介绍,近年来,宜兴认真落实“两山理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盛道、红岭、岭下、项珍、南山坞等茶场先后建起了远看像森林、近看是茶园、进园似花园的“自然景象。此外,“宜兴红”优异的品质离不开严格的农业投入口管理。由于宜兴茶大多只做一季春季名茶,所以茶树几乎不打农药,坚持施用有机肥,并在初夏之季修剪茶树,减少虫口。在制茶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推广清洁化制茶流水线,全市所有茶企都通过了QS认证,只茶叶获得“三品”证书。宜兴红茶在历届全国“中茶杯”和江苏省“陆羽杯”等业界知名的茶叶评比中屡获佳绩。下阶段,宜兴还将借助独特的阳羡茶、紫砂壶、金沙泉饮茶“三绝”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宜兴红”的文化价值,融合紫砂的艺术内涵,演绎泉水的独特魅力,开发茶园生态游、制茶体验园等各种形式的茶旅游产品,使“陶的古都”和“茶的绿洲”深度融合,提升“宜兴红”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让宜兴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担起产业兴旺的重任。(江南晚报记者何小兵/文、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qh/1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