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干货护士执业高频考点消

护士执业备考交流群:

1.鹅口疮的特征是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

2.疱疹性口腔炎的特征为牙龈、舌、唇、颊黏膜等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性渗出物。

3.溃疡性口腔炎的特征为口腔黏膜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

4.鹅口疮患儿清洁口腔应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以餐后l小时左右为宜。

5.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瓶、水瓶及奶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再煮沸消毒。

6.消化道溃疡发生幽门梗阻最突出的症状是呕吐。

7.消化道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

8.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药是奥美拉唑。

9.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穿孔出现腹膜炎症状最明显的部位是右上腹。

10.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最有价值的体征是肝浊音界消失。

11.急性消化道穿孔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禁食、胃肠减压。

12.消化性溃疡术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观察胃管引流液与血压的变化。

13.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致病菌是幽门螺杆菌。

14.消化性溃疡穿孔最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15.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胃小弯和胃窦。

16.十二指肠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十二指肠球部。

17.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首选药物柳氮磺吡啶。

18.小儿轻型腹泻的大便特点为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19.小儿重型腹泻的大便特点为多为黄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

20.小儿腹泻低钾血症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1.小儿腹泻补钾时应注意氯化钾溶液常用的有10%和15%氯化钾溶液,均不可能直接应用,需稀释成0.15%~0.3%溶液静脉滴注,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能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22.最常见的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

23.肠扭转的特点——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在饱食后剧烈运动而发病。表现为突发脐周剧烈绞痛,腹痛常牵涉腰背痛,频繁呕吐,腹胀不对称,病人早期即可发生休克。因肠扭转极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故应及时手术治疗。

24.肠套叠病人大便的特点是果酱样血便。

25.绞窄性肠梗阻指不仅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同时发生肠管发生血运障碍。

26.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黏液样粪便。

27.肠梗阻病人首要的治疗措施是禁食、胃肠减压。

28.肠梗阻病人术后预防肠粘连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29.阑尾炎的典型的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30.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右下腹固定的压痛。右下腹触及边界不清和较为固定的压痛性包块时,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

31.急性阑尾炎确诊后,首要治疗措施阑尾切除术。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治疗的时机为是先使用抗生素控制症状,一般3个月后手术切除阑尾。

32.急性阑尾炎病人应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33.腹外疝手术后防止复发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

34.脐疝在小儿2岁以前采取非手术治疗,2岁后脐环直径大于1.5cm者应手术治疗。5岁以上的儿童均应采取手术治疗。

35.腹外疝最主要的病因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

36.腹外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37.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疝修补术。

38.斜疝修补术后,防止阴囊肿胀的最主要措施是沙袋压迫伤口12~24h,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

39.最多见的疝内容物是小肠。

40.为避免术后疝的复发,术前准备中最重要的是消除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41.最常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斜疝。

42.内痔好发部位是截石位的3点、7点、11点。

43.痔疮病人温水坐浴应选择1∶高锰酸钾溶液。

44.内痔主要表现和分期:排便时无痛性出血和痔块脱出,分为4期:

I期:以排便时无痛性出血,痔块不脱出肛门外;

Ⅱ期:便血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排便时痔块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纳;

III期:便血量常减少,痔块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

Ⅳ期:痔块长期脱落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即脱出。

45.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热水坐浴温度43~46℃,持续坐浴时间20~30min。

46.最常见的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肛门周围脓肿。

47.肝硬化腹水患者进水量限制在ml/d左右。

48.肝硬化腹水患者每次放腹水在~ml,或一次放0ml。

49.血浆蛋白低于30g/L以下,称为低蛋白血症。

50.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每次放气的时间为15~30min。

51.肝硬化腹水患者钠盐摄入量限制为1~2g/d。

52.肝硬化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

53.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食欲缺乏。

54.肝硬化形成侧支循环时,最重要的交通支是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55.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

56.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57.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是腹水。

58.肝硬化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脾功能亢进。

59.国内引起门脉高压最主要的原因肝炎后肝硬化。

60.治疗门静脉高压病人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61.严重肝脏疾病病人手术前,最需要补充的维生素是维生素K。

62.细菌性肝脓肿时,细菌入侵的最主要途径为胆道系统。

63.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炎后肝硬化。

64.肝性脑病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扑翼样震颤。

65.检查胆囊时,需禁食12h、禁饮4h以上。

66.对于胆道疾病的饮食要求低脂饮食1个月以上。

67.T管拔管时间——术后12~14天,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h,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

68.胆道蛔虫病的疼痛特点为“钻顶样”剧烈绞痛。

69.胆道蛔虫症的首选检查方法B超检查。

70.治疗急性胰腺炎最重要的措施是减少胰腺分泌。

71.减少胰腺分泌最重要的措施是禁饮食和胃肠减压。

72.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在肠激酶的作用下最先激活的是胰蛋白酶。

73.急性胰腺炎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血清淀粉酶测定。

74.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是Cullen征和Grey-Turner征。

75.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76.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呕血多呈咖啡色,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

77.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措施为内镜检查。一般在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78.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时首要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79.因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需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多易诱发肝性脑病。

80.腹腔积血在ml以上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81.急腹症“四禁”——禁食、禁用镇痛药、禁服泻药、禁灌肠。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年实践技能考试注意事项

考试进行中,这份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万能答题公式请收下!

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介绍

手把手教你辩证与辨病,拿下中医病案分析40分!

乡村全科实践技能考试全部的扣分点都在这里了!

版权声明: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医考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qh/12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