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访谈录(一)泥料的分类

宜兴访谈录(一)泥料的分类

每一年,坊主总是要去宜兴一趟,几天的时间,就在丁蜀那个家家做紫砂壶的小镇,走街串巷,寻找真诚的做壶师傅。只有的真诚的壶者,才能用心地用好泥去做一把壶,才会告诉你这把是他自己做的还是代工。心理学说,目光是最无法伪饰的面部表情,于是,与其说坊主是去看壶,不如说是去看眼睛,面对面地,探寻对方眼底的秘密。

这次因为呆的时间比较久,聊得也比较深入,一些平常疑惑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遂想把这些都整理出来,益人利己。

今天先来谈谈泥料的分类。

宜兴的紫砂壶是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炼泥卖泥、做壶、卖壶、烧窑都有人专门从事。隔行如隔山,一般来说,最熟悉泥料的是炼泥卖泥的人,做壶的人有可能也是一知半解,到了卖壶的人,很多就是人云亦云了。还好,我们有位做壶的师傅,他爸爸和堂哥就在炼泥卖泥巴,这次跟他就泥料探讨了一个晚上。

从大类来分,紫砂泥分为紫泥、红泥和段泥三大类,清水泥、底槽清、大红袍、黄金段等等这些,都能在三大类里找到各自的归属。

先来说紫泥。紫泥是紫砂泥里最常见的泥料,具有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烧成收缩率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底槽清(又有名叫底皂青)是紫泥里最好的泥料,名字来源有两种说法,普遍的说法是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另一种说法是底皂青是一种矿料名称,就是带鸡眼的紫泥矿,矿料颜色为皂青色,故名。底槽清是壶商对这种泥料的统称,底皂青才是真名,但显然,底皂青没有底槽清好听,所以一般会说是底槽清。

(紫泥西施)

我们经常听到的“清水泥”也属于紫泥。清水泥不是矿名,是一种炼泥的方式,指不夹杂其他杂料直接粉碎成泥炼制的泥料。既然是同一种泥,为什么紫泥烧出来是紫色,而清水泥烧出来是红色?主要是因为烧成温度高低不同,高了是紫色,低一点就是红色。所以清水泥一般也叫“红清”。

(清水泥仿古)

壶商宣称属于红泥的红皮龙,其实也属于紫泥。或许是因为红泥的成品率较低,成品价格较高,所以壶商更喜欢说它是红泥。

(红皮龙秦权)

另,没有加其他杂料的底槽清也可以叫清水泥,但清水泥就不一定是底槽清。正常的商家不会把底槽清叫成“清水泥”,因为底槽清听起来更高大上,吼吼。

再来看红泥。红泥是紫砂矿原料,俗称朱砂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紫砂泥分为五种原色,红泥是其中一种。一般会把小红泥、朱泥、大红袍都归入红泥类。

小红泥是不加他料的嫩泥,含大量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收缩比约在20%~28%之间。很多壶商会把小红泥壶当作朱泥壶卖,单小红泥壶来看,确实已经够靓丽,可是当把一把小红泥壶和一把朱泥壶放一起的时候,立马就逊色了。

(这两把,左边是朱泥,右边是小红泥)

朱泥,红泥中之精品,产在嫩泥矿之下层,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坚如顽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原矿是黄石黄。据师傅介绍,赵庄朱泥一吨八万多元,小煤窑四万多元,一吨泥大概20袋(袋子的大小大家可以来梦东篱看陶土的袋,差不多的),就是说一袋泥巴少则元,多则元。再加上朱泥壶的成品率大概只有60%多,所以真的朱泥壶一把的价格至少要在一千左右。太便宜的,还是要三思。

初玩壶者,建议还是从紫泥开始,毕竟紫泥矿多啊,价格便宜,好做好烧,那么能用紫泥去练习的壶者就多,泥料就更透明。对于买壶的朋友来说,买到好的紫泥壶把握就更大。真的朱泥那么贵,没多少人会买回去好好练习,而不练习,就难以把握泥性,有可能连壶都做不出来。

关于朱泥的几个盲区:

1、朱泥是红中泛黄

这个观点有对有错。首先矿源的不同,泥料的陈腐,窑温的高低不同,成品的颜色就会有区别。朱泥红中泛黄不一定是真朱泥,没泛黄不一定是假朱泥。因为许多玩家手头没有朱泥的标准器,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每种成色有一把。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就会走入凭空想像的误区,真真假假分不清楚。

2、无朱不皱

很多人相信“无朱不皱”,网上各种贴吧也在宣传这个观点。但其实,看过明清朱泥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观点站不住脚。另外有老师傅说,朱泥壶为什么会皱?是技术不够好。这种泥料做出来的壶容易皱,但不是一定会皱。

3、明清朱泥优于现代朱泥

古代的朱泥与现代的朱泥所开采的矿源是一样的,它们在地壳几千年才形成,因此一百多年前的朱泥没理由优于现在开采出来的朱泥。但练泥方式、烧纸方式的不同倒是一定会导致明清朱泥壶有别于现代朱泥壶。

大红袍,产于江苏宜兴丁山赵庄山、黄石黄岩心。此泥红艳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是朱泥中的极品。我没见过大红袍壶,建议大家还是谨慎入手。当地有一种说法是:根本没有这种矿料出现过,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泥都是化工泥,铅镉溶出量都超国标。

最后来看段泥。段泥,也叫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原矿绿灰色,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烧成后呈米黄色。窑温:度。收缩比:约为12%

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段泥原矿目前非常稀贵,现在宜兴制壶人开始用本山绿泥加紫泥来人工调配,形成非自然段泥料。比如黄金段泥、芝麻段泥。芝麻段是在本山绿泥里调入紫泥颗粒而成。

笔者曾在壶师傅家里见到过一块试片(试片是为了测试泥料的烧成温度、色调、用后是否会裂和吐黑等为烧制的泥片),当时以为是黄金段,经咨询,才知道是本山绿泥。本山绿泥烧成是嫩黄底上透着青绿的小点,所以也叫“梨皮泥”。与黄金段泥的区别在于,本山绿泥是原矿泥,不能人工拼配,而黄金段泥可以人工拼配。

在丁蜀镇,卖得最贵的壶是本山绿泥壶(不是朱泥壶),贵的原因在于本绿矿少,收缩率大,烧成难度(体现在烧成带宽非常窄,高一个十度或低一个十度就出问题了)。会做的人烧,会烧的就更少(因为烧得不好就吐黑)。

青灰段也属于段泥,有意思的是,一样的青灰段可以烧出五种颜色。笔者在炼泥的师傅那里找到四个颜色的试片,大家可以感受下。

还有一种泥混合有紫泥、红泥和段泥,但既不属于紫泥,也不属于红泥和段泥,这种泥料是降坡泥。它是在90年代初,宜兴政府为开通丁山至宜兴的“陶都路”时偶然发现的,陶都路必经黄龙山与青龙山吻接处山坡,为使公路降坡平坦,筑路工程开始挖坡,无意中挖掘到部分紫砂原矿,这就是降坡泥。

(降坡泥矿料是混合的)

其实玩壶的最高境界是不看泥料——这个“不看”指的是不纠结是紫泥、红泥还是段泥,只要是好的泥料就好。那么选择泥料就只看爱好,比如有人就偏向于喜欢朱泥;看器型和泥料颜色的搭配,比如笔者认为报春壶更适合用红清或红泥——春来到,红色枝头闹;看要泡的是什么茶,比如朱泥壶密度高,泡铁观音更能藏香;比如黄金段泥芝麻段泥的壶,就不大适合泡颜色厚重的茶,容易吐黑。

(用不同泥料做的手串,人也能养紫砂,哈哈。外面那串是新的)

紫砂泥料的区分至今也没有官方系统的版本,笔者也是为了更好地深入学习才耗时许久略为整理。在这个过程,不断咨询师傅查阅资料,力求描述精准,如有错的地方,还请指正。梦东篱店里有紫砂原矿和泥料试片,有兴趣的欢迎来喝茶探讨。

(原矿)









































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jq/7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