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宜兴人竟这般富有宜兴市博物馆
春节前夕,宜兴民间收藏家集中“晒宝贝”!“器象万千:建国70周年我最得意的收藏大展”今天在宜兴市博物馆开幕,集纳了41位宜兴籍收藏家的件/套金石书画、陶器、文玩杂件珍贵藏品,洋洋大观。据了解,本次展览为期两个月,共分为薪火相传、紫泥匠心、宜窑逸彩、沧海遗珍、乾坤长物、莹质神工、妙手丹青等七个组成部分。由宜兴市文广新局主办,全联文物商会中国青铜专业委员会、宜兴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协办,宜兴市博物馆、宜兴市钱币学会承办的这一主题展览,体现了宜兴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体现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的宜兴市的民间收藏的广度和高度。据宜兴市博物馆馆长邢娟介绍,所有展品均来自宜兴籍民间收藏家,展品种类多、品质高、年代跨度大。展览中的杂件版块,拣选了宜兴民间收藏的竹木雕、玉器、金银铜器等,着重展示其精美的制作工艺,以具象的文物来阐述前人抽象的文化诉求,传达中华文化的内涵,有不少藏品属于所在门类当中的上乘之作。在展览开幕式上,民间收藏家代表张毅明、陆旭春、王继军、葛烜、启明、以及已故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先生的遗孀王秀芳女士等出席。据了解,徐达明生前收藏的均釉陶器品种丰富,其系列藏品成为反映宜兴制陶历史片段的真实版本。部分宜兴收藏家珍藏的佳品宜兴民间收藏知多少?宜兴是我国著名陶都,宜兴民间收藏可圈可点,有多处私家宅第因收藏丰富而成为各具特色的“袖珍博物馆”,含“金”量也颇高。宜兴市天逸艺术馆由宜兴收藏家张耀平创办,藏品中不乏齐白石、刘海粟、谢稚柳、李可染、吴山明、亚明、程十发等书画名家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的作品。宜兴收藏家王继军在南京天放楼私立藏馆积累了丰富的茗茶与历代紫砂茶器精品,是南京市区目前最具规模和品质高度的茶文化会所。在此次主题展览中,王继军提供的展品有30件之多。宜兴太华山区的单家祖屋为五开间旧式阁楼,退休农技员单季生在家创办了宜南山区农具收藏馆,山民樵柴或从事山区农耕的钩枝刀、半竹刀、劈麻刀、骆驼刀、板锄、弯刀、马蹄刀生产工具等,一应俱全,还有饭箩头、饭琴、水钩扁担、针线匾、竹箍马桶等竹木制品。宜兴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副会长黄兴南先生介绍,宜兴本土收藏家的社会构成不拘一格,有退休人员,也有在职在岗的劳动者,他们所集藏的古董五花八门,其中有南宋苏显祖所作的《风雨归舟图》,有双面雕紫檀屏风、黄花梨罗汉床等明清家具等。宜兴本土藏品交流目前成为常态化的社会生活内容,并逐渐成为国内书画艺术品收藏交流的重镇之一。收藏丰富源于丰厚文化土壤徐悲鸿、尹瘦石、吴冠中等书画大师都出自宜兴,而分散在宜兴民间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更是人数众多。宜兴市美术馆每年举办近百场书画艺术展,当地众多书画收藏家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购买力。因此,《南方周末》曾报道江苏宜兴正逐渐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中引人注目的城市之一。连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知名艺术也无不惊讶地说:“国内多少艺术场馆门可罗雀,一个县级市美术馆如此热闹实在让人意外。”宜兴人为《富春山居图》的妥善流传做过贡献“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也曾经是宜兴收藏家的藏品,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宜兴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宜兴市档案局副局长宗伟方先生说。宗伟方介绍,这幅名画与宜兴有缘分。在明代万历年间至清代康熙初年,一直保管在宜兴吴氏家中,传至吴洪裕时,此画险些化为灰烬,一画分成了两截图。《富春山居图》离开宜兴之后的遭遇费尽周折,随着时代变迁,这前后两段画“失散分离”,“无用师卷”被清廷收藏,而“剩山图”流落民间。上世纪30年代,战争在即,故宫重要文物被迫南迁,“无用师卷”最终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剩山图”在年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江南晚报记者何小兵
上一篇文章: 宜兴市两项陶艺展览同时开展人民资讯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hj/1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