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徐志摩还有这样一位学生
前些时候与友人相约去西塘,途径杭州我转道去徐志摩纪念馆拜访列洪兄,我们在闲谈之中聊及中国学者、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储安平,由于我与他是同乡,其日后的思想轨迹又深受徐志摩的影响,遂列洪兄嘱托我写一篇关于徐志摩与储安平交往的文章,当时我甚感为难,不是自己不愿写,而是由于本人学识短浅,文笔又不行,真怕写不好而辜负他委以的重任。但在列洪兄的再三鼓励之下,我还是毅然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权当是对自己深入学习的一种鞭策。
储安平先生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一生命运多舛,出生后六天丧母,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将他抚养长大的祖母又不幸离世,继而他只能依靠他的伯父社会活动家储南强(宜兴古迹善卷洞和张公洞保护开发先驱)来完成学业。年储安平考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系,深受西方思想熏陶,极力推崇自由主义,这一切都很有可能是他受了徐志摩的影响,与徐志摩“爱、自由、美”的理想主义相契合,故在当时被称为“新月派”的后起之秀。从现有资料上看,他和徐志摩的交往时间并不长,只短短五年时间,但私下里他们却已相交甚笃,如果说储安平的伯父是其人生蓝图的构造者,那么,徐志摩就是其人生蓝图的开拓者,对他一生影响巨大。储安平年曾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在此期间,徐志摩恰好在光华大学担任英文教授,由此推测,储安平可能做过徐志摩的学生,他自由主义思想的逐渐形成也极有可能就是从那时产生的。因为当时的光华大学就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大本营,除徐志摩之外,还汇集了如胡适、罗隆基、潘光旦等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整天在这样一个倡导自由平等的大环境下学习,他能不深受其影响吗?在储的《悼志摩先生》一文中反映了一个最真实的徐志摩。徐的热心正义是众所周知的,如举报毒贩,帮助乞丐....;他的率真诚挚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提携同仁,步行访友....所以对待储安平这样的后进也不例外,正如储在徐志摩的悼文中所说:“我写散文多少是受着他的影响的。”徐志摩一直在背后默默地鼓励指导储安平的文学创作,储认为徐用笔的严谨,在中国至今还没发现第二人。对于这样一位学识广博,热情真挚的模范老师,储安平无以为报,唯有跑去西湖边,装一袋桃花寄给他,以示他对尊师的敬意。
年5月18日,储安平的衣冠冢在江苏宜兴龙墅公墓落成,终可与距公里外的浙江海宁西山徐志摩墓遥山相望。
此刻,望着窗外的那片绿草,在雨露的滋润下,百草争芳,欣欣向荣。我不禁想到了“新月”,寓意多么美好,孕育新的生命,拥有美好的未来。
储安平(年—?),江苏宜兴人,中国近代学者、知识分子。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观察》社长和主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hj/1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