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壶大师传绝艺这才是宜兴紫砂壶的正确打开

北京荨麻疹医院那里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10/8833326.html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时刻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

有那么一刹那

愈加渴望“慢生活”

三五好友相聚

高谈阔论

喝茶品茗

不亦乐乎

如今,拥有一把正宗的宜兴紫砂壶,也成为不少茶文化爱好者的追求。5月18日上午开幕的河南第八届紫砂艺术节暨首届中部茶器博览会上,江苏宜兴制壶大师鲍利安、陈玉良、张志清及上海篆刻书画名家丁一耕等携代表作来到郑州,传播紫砂艺术,与河南广大茶文化爱好者交流制壶、养壶的心得。

修身养性品生活

宜兴紫砂壶名动天下,究竟有“好”在哪里?

“紫砂壶的优点,从本质上来说源自它的实用性,它是非常好的泡茶工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南瓜王子”美誉的陈玉良介绍,紫砂壶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无茶具本身所带的异味,能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的陶质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不至在盖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搅动茶水,加速茶水的发酵。因此用宜兴茶壶注汤,不仅醇厚芳香;而且不易发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有利于洗涤及保持茶壶自身的卫生。此外,紫砂壶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可谓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在鲍利安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茶文化逐渐盛行,而紫砂壶不仅是喝茶工具,更是修身养性、具有灵性的宝物。“和其他艺术品注重观赏性不同,紫砂壶必须要用、要养,每一件紫砂壶,都体现着创作者不同的创作理念和制壶思路,喝茶的过程,也是一个品味制壶人的心思、心情的过程。”鲍利安此次带来了《和鸣》《思源》等紫砂壶佳作,或圆润的造型、或流动的线条,体现着鲍利安豁达通融的性格、灵动的创作思路,堪称“壶如其人”。

天然“裸胎”回归自然

博览会一开幕,陈玉良展柜前就陆陆续续挤满了闻讯而来的紫砂爱好者。陈玉良告诉记者,此次来郑州一参展带来的主要产品是南瓜壶系列,“这是我主打的一个紫砂壶系列,一共有近20个造型,这次展出的有六七个造型。”

除了大名鼎鼎的南瓜壶系列,陈玉良的作品还有花盆、茶杯等,这些作品造型各异、颜色深浅不一,但都色泽柔润、造型别致,令人爱不释手。“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应该说是它的‘裸胎’,壶的颜色就是泥土的本色,很符合现代人回归自然、明心见性的追求。”在陈玉良看来,紫砂裸胎素面无饰,体现出紫砂本质的简单无华、素雅端庄,不仅是紫砂精神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精神的体现。“紫砂是唯一可以与玉媲美的,它和玉一样需要‘养’,它在岁月的打磨中不会磨损,还能产生包浆、养出自身独特的色泽和气息。”

陈玉良坦言,希望通过参加河南第八届紫砂艺术节暨首届中部茶器博览会,能将紫砂壶更好的引入河南,受到河南茶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艺术融合创造跨界美

与传统紫砂壶的表现形式不同,此次鲍利安一行还带来了经过探索后创新的雕绘紫砂壶新品。

“我原来是搞书画创作的,是用墨在宣纸上创作,但在紫砂壶上,我是拿刀在泥上‘作画’。”上海篆刻书画名家丁一耕介绍,由于与陈玉良、张志清等制壶名家交往多年,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紫砂壶制作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泥上作画”应运而生。

观看丁一耕的作品,融合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的紫砂制品更为现代、造型更为丰富。“这些作品一般经过两次烧制,第一次是在泥胎上进行雕刻,烧制成以后再进行绘画,再进行第二次烧制。”由于不同颜色的烧成温度不同、颜料与泥胚的烧制温度也不尽相同,丁一耕坦言自己的作品“存活率很低”,而顺利诞生的每一件作品都来之不易,更具现代韵味。

“郑州是全国的交通枢纽,茶文化比较丰厚,喜欢喝茶、懂茶的人越来越多,喝茶已经从简单的解渴发展到一种生活方式,茶具从简单的日用品发展到艺术品,我相信紫砂艺术在河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志清作为宜兴陶艺界技艺全面、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陶艺家,此次也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了郑州,凭借其擅长的泥绘、彩绘、墨绘、缕刻雕琢等多种技艺,他的作品气质高雅、做工精秀,而他对郑州、河南地区紫砂艺术的发展,大有信心。

编辑

小尾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hj/13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