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m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from《霍乱时期的爱情》)
佳
著
荐
导语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它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认真读一本书1
book
内容简介
小说开始于乌尔比诺医生,他前来检查挚友杰勒米雅·德萨因特·阿莫乌尔(JeremiahSaint-Amour)的遗体。阿莫乌尔在60岁的时候自杀,为的是不再变老。回到自己的家中,医生发现自己心爱的宠物鹦鹉正停在一株芒果树的顶上,当他试图抓住它的时候,迎向了自己的死亡。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选择了这个时候向乌尔比诺的妻子费尔米娜·达萨表白了心迹,但是她被他的唐突,以及自己所感到的内心深处触发出的情感所吓退。当他们都年轻的时候,她和弗洛伦蒂诺互相交换了许多炽热的情书,并且曾经决定结婚。而再次见到他时,费尔米娜却“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并对他说“忘了吧”。弗洛伦蒂诺则珍守着对她的渴望,并且决心为她保持童贞直到他们最终能够走到一起。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用放纵的生活来排遣分离的空虚,费尔米娜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成为了他忠实的伴侣。而医生本人也有着相似但比较简短的一段前事。
只有在乌尔比诺死后弗洛伦蒂诺才重新检视对费尔米娜的爱情,他慢慢地通过自己的文字消弭了两人之间的隔膜。在一次船上的旅行中,年迈的一对发现自己重坠爱河。费尔米娜担心这桩情事可能引起的丑闻,于是船长升起了一面向代表霍乱流行的黄旗,护送着这自我放逐但永远不分离的爱情。
认真读一本书2
book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小说家、电影编剧、新闻记者,史上“最无争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影响世界小说走向的文学巨匠,代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峰,二十世纪全球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父亲是邮电报务员,家境贫困,母亲出身世家。自幼在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思想激进,外祖母见多识广,善讲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对其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攻读法律。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曾任《观察家报》等报记者。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年《百年孤独》问世。年“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与贫困”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年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年1月宣布封笔。年4月17日下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认真读一本书3
book
创作背景
《霍乱时期的爱情》创作的直接起源,是马尔克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载他们出游的船夫用桨打死了,为的是抢走他们身上带的钱。他们是一对秘密情人,四十年来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稳定的婚姻,而且子孙满堂这个故事与父母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杂糅在一起,为作家笔下的虚构小说奠定了时间跨度与张力结构,但是,马尔克斯更为重要的创作契机源自于他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对拉美文化的认识。
马尔克斯在小说创作期间,曾多次同自己的父母进行过交谈,他是在计划写一部反映他们生活的小说。故事是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父亲开始的。他的父亲加夫列尔·埃里希奥·加西亚·马丁内斯是一个报务员、诗人和小提琴者,在他所属的阶级里,他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年轻人,就像小说里的弗洛伦蒂诺一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年迈的马尔克斯上校家里,并且爱上了上校的女儿。年3月一个炎热的下午,在马尔克斯上校家一颗扁桃树的绿阴下,他向这位叫做路易莎的漂亮姑娘透露了心迹,说自己因她而睡不着,他心里没有别的女人,一定要娶她为妻,甚至要即刻和她成亲;只给她二十四小时的考虑时间。然而姑娘未能做出任何回答,因为在这时候她的姑妈弗朗西斯卡·西莫多塞阿·梅希亚朝扁桃树下走来。她即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埃斯科拉斯蒂卡·达萨姑妈的原型。加夫列尔·埃里希奥给她取了一个“刻尔柏洛斯”的绰号,因为她形影不离地看着外甥女,成了所有想追求路易莎的小伙子的灾星。但路易莎最终还是偷偷答应了加夫列尔·埃里希奥的求婚。
得知女儿私定终身,马尔克斯上校气得不许报务员再登自己的家门。但这对年轻的情侣想尽一切办法保持联系。报务员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在窗下为爱人演奏小夜曲——就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为费尔米娜·达萨所做的那样。路易莎的双亲觉得只有遥远的距离才能连根铲除年轻人炽热的恋情。于是就像小说中的洛伦索·达萨那样举家搬迁。但是,加夫列尔·埃里希奥没有服输。他定下了更为高明的策略,在路易莎沿途经过的城镇的报务员们的配合下,两人通过电报进行密切联系。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不用再多举例证了,正是加夫列尔·埃里希奥的爱情故事,六十年后启发他的儿子创作出《霍乱时期的爱情》。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本身就富有传奇色彩,即使原封不动,也是可读性非常强的文学作品。但马尔克斯并不就此止步,他又加入了另外一些人的爱情故事,包括他自己的爱情故事。
认真读一本书4
book
人物介绍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
主人公,他在追求费尔米娜·达萨失败后.则陷入同众多女人频繁私通的性狂乱中.妄图用一切他能到手的女性来代替费尔米娜·达萨的位置,真可谓用爱情的名义来亵渎爱情.他在老态龙钟之时依然热烈追求费尔米娜·达萨并终于赢得她的爱情。应当说,既有出自衷心能真爱,也有出自补赏失败的执着,只有在费尔米娜·达萨真诚待他,爱他的感召下,他的爱才日益纯真起来,从而在垂暮之年品赏到了幸福爱情的甜蜜。马尔克斯笔下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应当看作是情爱文学中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他能在任何情况下不忘当初的恋人,又能在任何情况下勾引别的女人。他性格倔强,又放浪形骸,厚颜无耻。
费尔米娜·达萨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恋人,胡维纳尔·乌尔比诺的妻子。在作者的笔下,费尔米娜的爱情是深沉的、犹豫的。乌尔维诺医生死后,阿里萨断绝了同其他女人的来往,一心一意地爱费尔米娜,其热烈程度不亚于当年。费尔米娜却矛盾重重,犹豫不决,而对阿里萨的热切渴望,她一再用不冷不热的话回答他:“我别无他求,我已经七十二岁了。”“我不知道老见面有什么意思。”
认真读一本书5
book
作品赏析
主题事实上,《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爱情主题包含了爱情、死亡、青春、生命、时间等关乎人类存在的形而上问题。在小说的最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写了一封长信给费尔米娜·达萨,此举有类似“镜中镜”的效果:表面上这并不是一封情书,而是他基于对男女关系的理想与体验而衍生的思考;对她而言,则是关于生命、爱情、衰老与死亡的自我观照。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不同于《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让落后、封闭、孤独的马孔多随风吹去,他对拉丁美洲寄予生的希望,《霍乱时期的爱情》鼓励正在面临着困苦、濒临幻灭的拉丁美洲能够珍惜当下,获得重生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霍乱时期的爱情》反倒比《族长的没落》更像是《百年孤独》的续集,它提出了爱情能够给孤独带来慰藉这一秘诀。由此可见,《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写作己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爱情主题。
手法
叙述
费尔米娜与阿里萨、费尔米娜与乌尔比诺的爱情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为此,作家将叙述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连贯性的概括叙述,一类是片断性的详细叙述。概述宏阔粗朗,但人物的情感起伏窈窕可见,作家的叙述基点不是事件而是情感;详叙绵密有致,情感的微妙处也被放大,其中矛盾毕显、诗意俱呈,尤其让人叹服的是那种稍纵即逝的人物心理也被作家以心灵的摄像机加以定格,如写费尔米娜与阿里萨刚刚相识时,“他(阿里萨)的弃儿般的眼睛,牧师般的装束,他的神秘的行动,都引起她(费尔米娜)难以遏止的好奇心,但她从来没有想到,好奇也是潜在的爱情的变种。”写阿里萨,“有许多次,他想到了爱情的宿命论,不禁在心中自问,他们(阿里萨与费尔米娜的父亲)迟早会相逢,那时的情景会是怎样呢?”……作家的一双眼睛具有俯视功能、又具有显微功能,二者相反相成,使他得以潜入变幻多姿的人性深海,寻找爱情和幸福的真义,也使《霍乱时期的爱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认真读一本书6
book
经典语录
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这点体会更多地是源自教训而非经验。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真正的爱情需要什么?需要两个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没有压力。
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
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用一块没有泪水的海绵将有关他的记忆彻底抹掉,让他在她记忆中所占据的那块空间里长出一片罂粟花。
认真读一本书7
book
作品评价
一部华丽炫目的作品,写尽了爱情、死亡、回忆的主题。
——《华盛顿邮报》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小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
——《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超乎时间之外的故事,他是本世纪最有魅力的作家。
——《芝加哥太阳时报》
如若没有在这条河上的航行,就没有爱情可言:这样航行的最好产物就是那些把我们破损不堪的灵魂归还给我们的作品,而这其中不可置疑地包括这部炫目且令人心碎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
这部多姿多彩、时间跨度为五十年的悲欢离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爱情的方式、表现、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称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大全。
——评论家安东尼奥·卡瓦耶罗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唐梓涵
审核编辑:王文珍
指导老师:胡春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hj/1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