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降脂也讲个性化
高血脂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者运转异常使人体血液中的血脂含量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为血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现代医学称“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可以防治,长期调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糖尿病的致残率。
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高血脂症的患病率与发病率节节攀升。目前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占2.9%,高甘油三酯血症占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占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
高血脂症的病因
1.原发性高血脂症
遗传因素
与脂代谢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脂蛋白降解酶活性降低,脂蛋白结构或受体缺陷使脂蛋白在体内的清除减少或分解代谢减慢;或增加脂蛋白的合成,影响饮食中脂肪的吸收等,引起各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
与脂代谢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脂蛋白降解酶活性降低,脂蛋白结构或受体缺陷使脂蛋白在体内的清除减少或分解代谢减慢;或增加脂蛋白的合成,影响饮食中脂肪的吸收等,引起各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血脂症
饮食脂肪过多
是常见的引起高血脂症的非病理因素。从胃肠道吸收的脂蛋白大大增加,促进高脂血症的发生。
肥胖
体重增加促进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使LDL产生增加;另一方面促进肝脏胆固醇的合成。
疾病状态
引起血脂谱异常的疾病很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痛风、阻塞性肝胆疾病、胰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酒精中毒等。
引起血脂谱异常的疾病很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痛风、阻塞性肝胆疾病、胰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酒精中毒等。
长期大量饮酒
可抑制肝内脂肪酸氧化,脂肪酸合成增多。
可抑制肝内脂肪酸氧化,脂成增
我国现有脑血管病患者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高达万人。中国脑血管病患者中,77%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未来该病带来的负担还会不断加重,这都与胆固醇的增加有关。在多种多样的降脂药物中,他汀类作为最主流的降脂药物,近60%以上患者均使用他汀药物进行血脂控制。
高血脂症与基因检测
研究表明,肌酸激酶升高、肌肉疼痛是他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与SLCO1B1基因型有关。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后血脂仍旧很高,可能与决定他汀疗效的ApoE基因型有关。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降脂药,对抑制心脑血管疾病也有显著作用,但其疗效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部分人群中,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肌肉毒性,严重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SLCO1B1基因是他汀类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
?突变型SLCO1B1基因可引起肝脏摄取他汀类药物能力降低,引起血药浓度上升,增加横纹肌溶解症或肌病的发生风险。
?ApoE基因是高脂蛋白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易感候选基因,突变型ApoE基因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疗效。
?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可预先判断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速率类型和药物敏感程度,辅助临床合理调整用药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在临床中,根据经验给同一种疾病的患者应用同一种药物的治疗方式,已逐渐变成了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以基因检测为基础,对无疗效的患者及时换药,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从而达到指导个体化用药的目的。
康必恩风采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tw/1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