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四大工程”促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近年来,江苏宜兴市全力抓好“四大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工作,建设了一支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抓好核心引领工程,切实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培养。一是明确政策举措。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工作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组织保证。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市委常委会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度,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分管领导具体抓好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工作,组织、统战部门协作配合抓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使用工作,每个重要意见出台、重要人事安排都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每逢统战方面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均有市委领导出席。三是搭建协商平台。市委每年制定下发政治协商、对口联系工作方案,明确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等内容和要求。专门召开市委、人大和政协换届人事安排民主座谈会,扩大党外干部对市委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抓好素质提升工程,切实强化教育培养工作。宜兴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一是强化发现储备。重视建立民主党派骨干、党外后备干部、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等人物库。近两年,在要求加入中共的积极分子中,择优选出了15名优秀年轻干部保留在党外发展。在新一轮选拔市管后备干部中,市委明确要求党外人选不低于15%,各镇(园区、街道)应至少推荐1名党外干部。目前,在全市余名市管后备干部中,有25名党外干部。二是强化政治培训。市委积极选派党外领导干部参加各类学习班。在全省率先举办党外后备人才培训班,三届培训人数达余名,确保发展对象加入民主党派前政治合格、动机端正。今年还首次举办党外青年骨干培训班。三是强化实践锻炼。近两年共选派14名党外干部参加“三个一线”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和“见习交流”活动。创建了市级党派团体和基层支部级“同心实践基地”15个,彰显了具有宜兴特色的“春风五月行”社会服务品牌。
抓好择优遴选工程,切实加大选拔任用力度。一是积极对上推优荐才。结合市镇两级人大、政府换届,积极向上级组织部门推荐人选,我市有3名市管党外干部进入本届市(区)级领导班子。二是创设舞台大胆选拔。推广公推公选、竞争上岗选拔党外干部等做法,不拘一格广纳人才。目前,我市有在职副科职(级)以上党外干部38名,14个政府部门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干部,配备率达42.5%,11个必配部门全部配齐,其中担任政府组成部门行政正职2名。三是全面任用改善结构。除党外干部使用和非中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安排基本符合规定比例外,还聘任了17名党外人士担任有关部门的特约监督员,发挥民主监督优势。
抓好基础保障工程,切实营造合作共事氛围。对党外干部资源要高度重视和保护。一是建立交友谈心制度。宜兴坚持党员市领导尤其是市委常委领导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友谈心制度。二是搞好合作共事。除特殊情况外,要求各镇(园区、街道)、机关部门党委(党组)会议都应邀请领导班子中的党外干部列席,保证党外领导干部对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三是优先落实待遇保障。建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经费逐年增长机制,党派经费由年的8万元增加到年的15万元;重视民主党派主委、工商联主席及民主党派专职干部的待遇问题,对3名民主党派专职干部明确享受市级机关中层副职、正职待遇。
(本文刊发于第7期《中国统一战线》杂志,作者系宜兴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莫克明)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jq/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