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中的三老壶老匠人老泥料

烧土成陶,宜兴作为专业的紫砂制陶场所,历史悠久,陶都宜兴境内遗址窑址众多,其中丁蜀镇的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始终传承古老的柴烧技艺,千百年来窑火生生不息,淬炼紫砂陶传奇,吸引众人领略其风采,是宜兴地区唯一一座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器的龙窑,号称“活着的龙窑”,被誉为研讨中华陶瓷出产史的“活标本”。

古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师傅炉火纯青的观火技能,因而自古以来许多人也把龙窑的烧窑技能称为“火的艺术”,把烧窑师傅称作“大师傅”。

前墅古龙窑,位于丁蜀镇前墅牛角山上,利用天然山坡建成,远眺望去,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大长龙。古龙窑从明代保留至今,年来窑火不熄。据说,在几十年前,宜兴还有30多座这样的龙窑,现在仅剩一座,如今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老艺人范伯勤老师介绍,因为老窑址太过珍贵,烧的次数多会对老窑有所损坏,不烧年久又会坍塌,所以现在每年只烧一次。

一年烧一次,入窑的紫砂数量就不会多,就会对艺人有所选择,一般都是本地有名望的老手艺人的作品才会入烧,老手艺人也极为郑重,会把自己收藏的老泥用心地做些作品,然后入窑。据说每次点火、祭窑、出窑等时候,龙窑前后都是人山人海,很是热闹。

范老师世代是丁蜀镇人,制陶烧陶,自己也不知道多少代了,他的爷爷范大生民国年间做的紫砂很有名。

合欢壶,高14cm,宽28cm,原矿清水泥。

天鸡壶,高13cm,宽19cm,原矿黑心泥。

范伯勤老师每年都会在古龙窑里烧几把壶,这是年烧制的其中两把,现在收藏于忻州紫庐茶具博物馆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ngshizx.com/yxfc/143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